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百里风区 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2013-08-18 22:54:04)
标签:

桥梁

任务

情形

构筑物

大桥

旅游

分类: 国内.新闻.焦点

http://img2.zxxk.com/2012-11/ZXXKCOM201211061028292631066.jpg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

 

http://img2.zxxk.com/2012-11/ZXXKCOM201211061028390634413.jpg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

 

http://img2.zxxk.com/2012-11/ZXXKCOM201211061028484457790.jpg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

 

http://img2.zxxk.com/2012-11/ZXXKCOM201211061028561815228.jpg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

 

http://img2.zxxk.com/2012-11/ZXXKCOM201211061029028953838.jpg有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

张召/摄

 

     编者按
  
  全长1776公里,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被誉为“高铁新丝路”的铁路大动脉——兰(州)新(乌鲁木齐)铁路第二双线,以其国内线路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穿越高温、严寒、大风、缺水等特殊气候及独特地质的戈壁滩,而备受世人瞩目。
  
  2009年12月,中铁四局五公司进点戈壁滩,并于2011年4月,相继开启哈密地区85公里管段正线、轨枕预制、防风明洞管片预制及拼装、箱梁、槽型梁预制及架设等工程建设。他们以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胆识,在戈壁深处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让我们记住他们——新疆百里风区这样一些大写的人。
  
  他们,绞尽脑汁与大自然斗智斗勇……
  
  他们,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保暖内衣、羊毛衫、羽绒服……顶着冷冽的寒风奔走在戈壁滩上……
  
  “2009年12月初的哈密,最低温达零下30℃,滴水成冰、风沙肆虐、水电不通,资源匮乏。当时,大家白天奔工地,晚上则加班加点做开工前准备,绞尽了脑汁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然而最辛苦的是我们那些测量人员,他们每天顶着冷冽的寒风,吃着干面馒头,喝着自带的‘温水’奔走在戈壁滩上……”说起刚进点时的情形,中铁四局五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三工区专职党委副书记陈昌国感慨万千……
  
  亲历过那段艰苦日子的二队技术主管刘亮说,“那时候项目部驻地还没建成,保温取暖设施都没有,我们前期进点人员便暂住在距离项目队最近的‘大城市’——三道岭。当时的我还只是个实习生,和其余两个项目队共27名测量人员每天早出晚归,负责全线50公里的测量任务。每次出门我们都要‘全副武装’,保暖内衣、羊毛衫、羽绒服……顶着冷冽的寒风奔走在戈壁滩上……”说起这些,刘亮很平静,似乎他已经很习惯了戈壁滩上的一切。
  
  “戈壁滩上不好辨别方位,我们每天晚上六点之前必须撤出来,有一次因任务较多,离得比较远,信号不畅,我们直到了晚上十点多才往回撤,把领导们急坏了,派了一大批人来找我们”。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只用了一个月便完成了全部的测量任务,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良好开局。
  
  “百里风区”,大风说来就来……一年中8级风天有205天。
  
  他们却在此创造了奇迹,样板就是在这里炼成了……
  
  三工区三队位于哈密十三间房“百里风区”,即为“百里风区”,“风”便当仁不让成了这里最大的“特色”,而他们却在此承担了16公里的施工任务。
  
  “风区桥墩养生是最大难题,而我们副经理及永刚却自有‘高招’。他根据戈壁气候特点,结合现场经验,带着技术组的小年青,自创了一套‘泵送环绕滴淋 人工洒水’养生法,既节约了人工和成本,又满足了风区构筑物连续28天不间断养生的要求。”说起桥墩养生,三队支部书记陈金勇颇为“得意”。为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在大风频频的情况下,他们严格按照内涂养护液,外包土工布、塑料布、防晒网、卡子等4层包裹法,对墩身层层包裹,工艺在新疆段全线得到了推广。
  
  2011年9月22日晚,大风说来就来,刚完成灌注和包裹养生覆膜的三队红西2#大桥2号墩养生覆膜被大风撕了个大口子,眼看桥墩养生被破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极大的工程实体质量隐患。从路基段回到驻地的及永刚接到电话报告,放下刚端上的晚饭盒,直奔现场。现场墩身覆膜被吹的七零八落的情景让每个人都傻了眼,脚跟儿都有些站不稳了,但及永刚迅速冷静下来,调动了4辆大型汽车围着墩身“挡风”,自己带头攀上了桥墩,进行墩身再包裹施工。平常只需1小时便能包住养生膜的墩身,在这天,整整60个人分两批抢工,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才包住。前来查看风灾的兰新铁路公司副总经理葛春耕,用手摸着湿漉漉的墩身承台称:“不敢相信,不敢相信,三队创造了一个奇迹。”红西2#大桥和三队吾普尔2#大桥墩身施工获得了四局进场以来的第一张风区桥梁建设质量“绿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