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每个跑者都有自己的跑姿与心路
黄辉亮

上周的舟山朋友圈,排行榜第一名,定然是: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
5372人跑过舟山群岛的美丽,把激情洒满海天。
赛事终了,在一个一个普通跑者的故事里,看见力量;在一个一个旁观者的评说里,问清前路。
舟马,他们为什么跑?
从山到海,从家到爱家乡第一次办国际马拉松,一定要回来争个脸
林寅妮,东极妹子,在上海工作,是一位健身达人。

她跑步的初心,是为了有更好的体能,去山区做志愿者、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能跑去看更多美丽的地方。
她跑马也跑山,这两年参加过的马拉松和越野赛已有16场。
风景美,是她跑步的第一原则
林寅妮并不怎么追求成绩,以跑带玩,风景美才是她跑步的第一原则。
只要一回家,她都会沿着东港海滨跑步,一个强烈的想法始终萦绕心头:我们家乡这么美,为啥不能办马拉松?
终于如愿。听说舟山要办马拉松,她不顾与已报名的上海全马紧连,毅然报名:“家乡第一届国际马拉松,作为舟山人我肯定要参加!
她把中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抛在了身后
林寅妮热爱家乡,对这次马拉松是赞了又赞:路线很美自不消说,补给点和医疗点充分,每个重要转弯口都有志愿者提醒,乡音听着特别温柔,一路不断有热情的乡亲喊:“小妮子加油!
在最后一个转弯口,她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小学体育老师,当年的严师冲着她喊:林寅妮,好样的!
1小时33分28秒,林寅妮是舟山国际马拉松女子第八名。而赛事特邀的女子选手就有10位,这意味着,她“干掉了”三位特邀大神。
在官网上公布的成绩排名表里,可以看到,排在林寅妮前面的,只有三个中文名:郝晓帆、干雪、孙腊梅——都是国内著名的专业长跑运动员。
排在林寅妮后面的,是已退役的中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孙英杰。
起初,她并不知道那是孙英杰,两人全程你追我赶,最后的5000米,林寅妮在上桥前超过了她。
这是林寅妮目前半马最好成绩,比上一次足足快了15分钟。
热爱的语言多苍白
她用比赛现场说服了父母
林寅妮的父母心疼女儿,总觉得她东跑西跑累得慌,屡有劝阻。
这一次,她要让他们看着她冲线,让他们在现场真切地感受自己女儿热爱的这件事到底有多棒。
陪同,从早起一同喝粥开始。
他们看着女儿走进起点的人群里,等候在终点,举着手机拍下她冲刺的样子,第一时间递上毛巾。
冲过终点,林寅妮激动地一把抱过老妈,她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明显的骄傲。“老妈说,下一次舟山举办马拉松,她要报名迷你健身跑,这样就可以在赛道的终点处为我拍照了。
林寅妮把奖品留给了妈妈,她在朋友圈动情地写下:观音大桥跑两遍,从山到海,从家到爱。
再一次刷新PB在中国好空气里跑马,爽!
丁光辉,网名小带鱼,小带鱼不小了,今年已48岁。

五年前,小带鱼爱上跑步。 2013年的杭州马拉松,开启了他的跑马历程:光是今年,他已经参加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六次。
跑过舟马,离高手再近一点
4月,扬州半马,小带鱼的成绩是1小时36分;10月,宁波半马,1小时34分33秒。
在跑马人的眼中,半马跑进1小时25分内便是大神,1小时30分内就是高手。他已经接近了。
以往每一次比赛,他几乎都能刷新PB(个人最好成绩)。
大赛前,他会进行专门的针对训练,长短距离跑、配速跑、间隙跑,每周训练三四次。
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应该是今年的最后一场大赛,又是家门口的赛事,自然不能错过。
跑在骄傲的风景里
恨不能线路再长些
11月15日早上8点半,枪声响。
小带鱼一路奔跑,脚下是他熟悉的线路:在比赛前一周,他一个人就已跑了两次,加之浪潮跑团的模拟比赛,这是他第四次踏上这条线路。
跑在东港,现代都市的味道无处不在;冲上大桥,海岛特色扑面而来;前方朱家尖,是舟山人引以为傲的风景。
天气好、风小、空气清新,跑起来很舒服。
下了观音大桥,脚步轻快,他看了看表,43分19秒,内心一喜:又要刷PB了。
12公里折返,以每公里4分20秒的速度向前,到达15公里处,人已累极,加之有坡、上桥,最艰难的时候到了,他再次看表,1小时5分,只要桥上不掉速太多肯定刷新PB。上桥,全力奔跑;下桥后,最后一公里冲刺,“爽!
到达终点,1小时31分,小带鱼又一次刷新了个人PB。他唯一的遗憾,是路线短了些,没能跑朱家尖环岛。
家门口的赛事如此热闹,不打个酱油怎么行?
5000余名跑者,无论是厉害的跑步达人,想要挑战自己的运动爱好者,还是蹭照凑热闹的刷脸潮人,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场盛事的精彩。
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初心不同,兴奋却是一样的。
报名舟山首马的原因?好玩
圈子里都是爱健身的姑娘,为了健康,也为了美丽。一时间,朋友圈被刷了屏。“舟山首马,要去感受下。
数千人一起跑,激情洒满赛道。
平常只跑10公里的刘倩倩,体力在17公里处达到极限,最后的4公里跑跑走走,互不相识的跑友总不忘来声鼓励,亲切无需多言。
两个半小时完赛,玩就是要举重若轻,临了在朋友圈晒出奖牌,只写一句:论信念的重要性。
荣誉就在那声询问里:今天参加马拉松了?

记者见到郑莉时,她正和儿子在马拉松的起点——保利大剧院前让路人拍照。虽然迷你跑只有5公里,但每一公里,对七岁的儿子煜喆来说,都意义非凡。
早起,穿上比赛服,兴奋从看到零星的跑者时腾起,起点处人山人海,兴奋转为激动。
一路跑,路边不断有人喊加油,她清晰地看到,每一声加油都为儿子注入了动力。
郑莉原本盘算着,借这次比赛,让儿子明白,一件事一旦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但自始至终,小家伙从未想过放弃。赛后回家,路人看着穿着赛衣的他们,会停下来问:今天参加马拉松了?
虽然不曾拿到名次依然开心莫名
刘正阳,是一位22岁的小伙。作为警察,跑步和格斗是他的日常功课。遇到了以考验毅力著称的马拉松,他兴奋地报名:挑战自己。
他和同事十人,一同跑完了舟山群岛国际半程马拉松,有九个是第一次跑马,虽然不曾拿到名次,依然开心莫名。“全程不曾停过,见到了很多爱运动的人,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舟马,他们怎样跑?
马拉松在全国各地举办,每一场都是相似的,每一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独一无二的舟马里,跑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为自己,演绎精彩
有人用它诉说亲情——
婴儿尚在襁褓里,那就推着婴儿车去参赛,让天真的眼睛看见这壮观;
孩子还太小,赛衣穿成了长裙,那就把衣角塞进松紧裤里,带着你用细幼的小脚丫丈量毅力,跑不动的地方,爸爸用肩膀撑起蓝天。
有人用它诉说爱情——
牵着手奔跑的情侣,一半扶持一半秀,他们想骄傲地告诉世界:他们相爱了;
跑过爱情马拉松的小伙子,在跑向终点时,双手举起横幅:“马拉松都跑下来了,王蒙超,嫁给我吧!
有人用它宣示个性——
带着宠物狗一起跑半马;遮住一只眼睛、挥着大刀打扮成海盗;穿上古装,手持弓箭,让桃花岛的郭靖和蓉儿也来凑个热闹……
有人用它宣传品牌——
惟妙惟肖的孙悟空,一路踮着孙猴子款的蹑手蹑脚,不敷衍每一个对准他的镜头:不时比出一个立于云端望千里的手势,从他胸前贴着的“玩得绝妙,才是狂神”,可以知道他是狂神体育的代言人;
身着鲜艳的套头衣,头顶大星星,列队走,身后适时出现的海星大巴,昭明深意……
为他人,成就精彩
舟山最大的跑团——浪潮跑团,此次有200余人参加了半马。
此外,跑团还承担了所有配速员的工作,除了官方设定的11名配速员外,他们自己组织了近50人的230兔子团,他们如是说:“一个人的PB是一个人的喜悦,帮助一群人去刷新PB,才是最大的胜利。
16名舟山聋人志愿者,当天早晨6点半到达现场,他们包办了马拉松起、终点的环保清理任务,用装满30个大垃圾袋的无数次躬身,展现给世界一个净美的舟山……
舟马,朋友圈里的各种声音



在11月15日以及次日,舟山人的朋友圈都呈现一种被“舟马”刷屏的状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朋友圈的那些声音。
对此,舟山人满怀自豪点赞——
有感动,“在这舞台上,人们的目的不一,但他们在比赛中展现的精神面貌是一样的,拼搏、力量、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
有调侃,“跑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飞扬的头发像稻草一样,一望无际的目标随你去想象,你的补水和能量一样要保障!
有希冀,“首届成功举办仅仅是开始,希望舟马的明天更加美好!
朋友圈里,除了晒马拉松中的自己和路上的种种“亮点”,许多没参赛的人用转发媒体图文的形式加入其中,有人称其为盛会,说值得文体、旅游从业者们学习。
当然,不乏吐槽的声音,有关封道、扰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