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2015-09-29 16:58:15)

唐兰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快递敲响了门,一个印着“拼好货”字样的纸箱被交到叶阿姨的手上,箱子透着榴莲的香气。两天前,叶阿姨与邻居一起,用“拼好货”团购了榴莲。而在几个月前,为买水果,叶阿姨还要去超市或水果店。
   

56岁的叶阿姨,退休在家,她用微信进行了消费。这一次普通的购买,却不经意透露出了些许变化,关于水果的变化。
                    

从38公斤到60公斤
   

30多年前,宁波的亲戚提着一袋香蕉来舟山探望叶阿姨的父母。过去只见过苹果、西瓜、橘子,头一次吃到香蕉的叶阿姨,到现在还记得那香甜软糯的新奇感受。
    

同一时间,叶阿姨从盐仓来到城关镇(定海)做工时,她记得清楚,一个苹果5分钱,每个月工资33.2元。
    

今天,一个苹果3~5元,叶阿姨的每个月的退休工资3500元,加上丈夫与儿子、媳妇的钱,家庭月收入已破万元。将水果当必备茶点购买,或串门伴手礼,对叶阿姨这样的舟山人来说,司空见惯。
   

2014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30元,比上年增长10.3%,增幅全省第一。可支配收入决定了舟山人的消费水平。在过去的一年里,舟山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全市限额以上(纳入定期统计报表范围)批发零售业统计数据来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增长较快,全年零售额达到了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食品类增长38.1%,其中就包括了水果的消费。
    

水果消费的增加,已持续多年。以2010年为例,全国城镇居民每年人均新鲜水果消费量为54.23公斤,浙江居民的人均新鲜水果的消费量为60公斤,相较十年前的38公斤,提高巨大。浙江人吃水果已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要求的2020年人均消费水果60公斤的标准。
    

人均60公斤,折合到每天约为3两,相当于一只小苹果。在舟山,这样的水果进食量也只能算到中间值以下。不少三口之家日食水果已经超过一斤,特别是互联网+让水果不再成为“提袋消费”后,今年的家庭水果进食量大增。
                    

从“国光”到“红将军”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水果吃得多,不仅在量,还在种类上。
    

舟山正达水果交易市场(主营批发)的水果摊主金老板介绍,过去的舟山,保鲜技术落后,海岛地域所限交通不便,水果运输时间长、代价高,舟山常卖的水果,多为本地产甘蔗、西瓜、橘子。
    

外地的水果,有山东的“国光”苹果。20年前,从山东运到舟山的苹果,有不少已经烂了,“烂了,舟山人也在买。”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本地人开始将只能满足自家人吃的水果大量种植,岱西葡萄、朱家尖甜瓜、晚稻杨梅、金塘李子、黄金瓜、白枇杷、桃子、梨、橘子变得常见。
    

如今,舟山本地的农场(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合作社)也增加种植了圣女果、蓝莓、火龙果、莲雾、杨桃、芒果、凤梨、西印度樱桃、释迦果、树葡萄(嘉宝果)等多种水果。
    

而十多年前舟山的超市开始从嘉兴、宁波引进外地水果。到现在已有:黄岩蜜橘、奉化水蜜桃、江山猕猴桃、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陕西大荔脆冬枣……
    

就连同一种水果,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做云南烟叶的红塔集团,培植出了‘云冠橙’,以前只有的国光苹果,现在多了‘红将军’和‘金帅’,梨也有了新种类‘砀山梨’……”金老板说。
                    

从舟山到智利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现在物流打通了,水果更是“远道而来”。
    

水果微商店鲜果日记的老板小胖说,他在卖的进口水果w就有:台湾水仙芒,越南红心火龙果,新西兰爱妃苹果、佳沛阳光金果,南非红心橙,美国新奇士甜橙,泰国金柚、皇室椰皇、长柄榴莲,菲律宾凤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智利车厘子……
    

根据海关的公开数据,从2012年至今,我国进口水果无论是量还是金额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2年,我国水果进口总金额为36.8亿美元,2013年达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2014年1~8月,水果及制品进口量为252.84万吨,金额达3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8.3%和25%,增速惊人。
    

就拿车厘子来说,2014年,中国人吃掉了80%的智利樱桃,甚至有不少智利果农砍掉其他品种,专种中国人喜欢的樱桃树。中国吃货正在改变世界。
    

作为一个舟山人你又贡献了百分之几?
             

从“社区生意”到“微生意”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图:吃水果的人群,从过去的富裕家庭,到了每家每户。主力的消费者来自中等收入人群。

叶阿姨用拼好货,花了59.5元买到了重3.3公斤的榴莲,“很好吃,很甜,也很便宜。 ”这是她第一次用微信买榴莲,很满意。
    

三年前,小记在杭州工作的时候,这样的服务,最先出现在写字楼里,拨打外卖单上的电话预订,切片的水果被保鲜膜包装好从附近的外卖点送过来。
    

三年之后,小记身在舟山,这样的外送服务已在这里普及。而电话预订的形式逐渐被微信、拼好货和其他水果外卖APP代替。
    

网络外送,省去了中间商的环节。许多80后却成为了这一道中间环节,朋友圈卖水果的小伙伴和卖海鲜的各占半壁江山。他们通过接受订单,将收到的水果配货,点对点送到客户家里。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图:在通过淘宝搜索购买水果的这些人群中,居家主妇、爱吃零食的人、花卉一族等成为消费主力。可见,有钱有闲,注重饮食的人,消费了较多的水果。

 

水果专营店、超市、水果摊,作为一种传统的购买点,固定为舟山人提供水果,他们引导了舟山人对消费水果的认知。而现在,有另一种方式,缩短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图片展示与描述,隔着网络就能冲击人们的味蕾。水果微商,他们让水果的购买更加简化。一键下单,足不出户。
    

送货到家,当面验货,网上订购的水果和在水果专营店里买并没有过多差别。但因为它满足了“懒惰”的需求,和对新事物的体验乐趣,愈发流行起来。
   

2015年1月,国内最大的水果生鲜电商天天果园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舟山小胖运营两年多的水果微店日均可接百单以上,其中单笔超过百元的占据多数。
    

这些变化,标志着生鲜电商已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从吃水果到花样吃水果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图:地域划分,从2015年4月1日到2015年9月23日,175天来搜索“水果”的消费者

 

有意思的是,浙江人超过了北上广,成为了最喜欢在淘宝上搜索“水果”和“榨汁机”的人群。
    

吃水果不再单一,现在水果是婴儿辅食的首选之一,是减肥餐中主食的替代品,是鲜榨果汁的来源,茶饮料的新配料,水果蛋糕、雪胖子的最好伴侣……就连56岁的叶阿姨,也会用苹果、香蕉和猕猴桃,与酸奶一起打成水果奶昔,作为夏日解渴的冷饮。
    

在过去的几年里,舟山人的生活习惯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应酬的少了,跑步的多了;喝可乐的少了,品茶的多了;熬夜的少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而在这些改变下,水果的消费习惯也产生了量变与质变。

“水果上没有标明生产日期,水果的新鲜并不能从外表看出来。水果商卖什么,人们买什么”是过去的消费习惯。但现在,人们会根据经验去判断水果的新鲜程度。小记通过朋友圈的不完全调查,20到45岁的30位舟山人(仅供参考),大多将新鲜、口感放在了影响水果消费的元素前两位,在这之后的才是营养和价格。
    

尽管有微商的冲击,金老板还是很淡定,“在网上卖水果的多是年轻人,他们目标客户也是同龄人。 ”“网上卖水果对我们是有影响,但我们的销售额还是在增长。 
    

金老板说,他所在的水果交易市场尚没统计过水果年消费量,舟山也没有相关部门针对水果做专项统计,他保守估计了舟山水果年消费额约“几个亿”。
    

看似几个亿,不少。但在上海,水果的年人均消费,已达到了65.5公斤;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高达83公斤,美国的这一数值竟然达到了125公斤。这个数值佐证了:水果消费与经济水平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水果的年消费量平均也有55公斤)。如此,中国人吃的水果不够多,浙江人吃得不够多,舟山人吃的水果也还不够多。
互联网时代舟山人的水果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