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掉的“麻雀瓦舍”
吴佩
8月12日,位于北京东三环双井附近的“麻雀瓦舍”,在微博上正式宣布停业。这个全北京城最为著名的民谣Live House,终于还是没能敌过暴涨的房租。
对于多数人来说,“麻雀瓦舍”是个极为拗口而又陌生的名字。家住双井的大马有一次听说我要去她家附近看演出,惊讶地告诉我,她一直以为麻雀瓦舍只是一个大型的麻将棋牌室。我简直快被她气炸:“你有见过哪个棋牌室天天放着民谣做生意的吗?”
你不知道麻雀瓦舍没有关系,但你一定听过宋冬野的《董小姐》、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万晓利的《女儿情》,包括前段时间在《中国好声音》被翻唱的马頔的《南山南》。这些如今有些烂大街的民谣歌曲,当年都是从麻雀瓦舍发掘出来的。而老狼、李志、马条等著名的民谣人都在这里开过演唱会。仅凭这些,就充分证明了麻雀瓦舍在北京民谣界的地位,它是一座地标,也是一个象征。
我并不是铁杆忠诚的民谣粉。从2009年麻雀瓦舍开业,我去那里听过的演出屈指可数。两场梁晓雪、两场低苦艾、一场布衣乐队,演出的票价只有100元,还附送大海报。奇怪的是,每一场演出,都有让人迷醉的力量,甚至连带着演出期间遇见的嘉宾和观众也让人惊喜连连。Live House的现场融入感,加上算不上激烈的民谣,在我的耳朵里,简直就变成了万般情怀的有声释放。
多数时候,我一厢情愿地将这种感受分享给每一个外地来京旅游的朋友。除了推荐他们去人艺看一场小剧场话剧,我更愿意推荐他们到麻雀瓦舍听一场小众的民谣。只是,它的倒掉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我甚至有些后悔,为什么上一次没有去听张玮玮的西北专场。
有人在微博上哀悼麻雀瓦舍,说它的倒掉,是商业化年代我国音乐现场演出的一种巨大而微妙的尴尬;有人在反思它关门的原因,说做Live House本身就是一门生意,老板不能盲目纯粹为了追求爱和情怀;有人则悲伤地认为,它的停业是理想主义的非正常死亡,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过去。
这种感觉,像极了《大话西游》里的大圣,明明有一份甜蜜的爱情摆在他的面前,却没有好好珍惜。而一旦错过,终究只是错过。好比现在,去过麻雀瓦舍的人在哀悼,没有去过的人同样在哀悼。然而,时间永续流转,没有什么会因为一样错过而停下。等到搬迁的演出现场拆掉了所有招牌,再次换上新的房客,大概很少再有人会想起当初悠扬的音乐,以及迷幻的背景。
前一篇:浪漫欧洲海岛带上你的另一半走起
后一篇:东海,你的和声山呼海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