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参加夏令营的梦

刘一乐
让孩子过一个值得记忆与回忆的暑假,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的暑假独自在家只顾玩,过得不充实,所以,让孩子参加暑期夏令营,成了很多家长的不二选择。
虽然参与的夏令营大相径庭,收获也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孩子在这期间经历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课程。
还没放暑假,岛城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各种夏令营,如“玩转上海夏令营”、“海洋科普夏令营”、“杭州新东方夏令营”等。
家住定海的“大麻花姐”,近日给12岁的儿子报了暑假德清“童子军夏令营”。她希望通过这个夏令营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在夏令营学会与陌生同学间的交流,掌握更多的野外生存技能,同时融入这个团队,使之更有团队精神。
在舟山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风中百合”,一直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应该让孩子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大自然、接触人群。
从小学到初中,“风中百合”的女儿已经多次参加夏令营。对此,她深有感触,参加夏令营,对孩子而言,无论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是学识眼界方面的开拓,都大有益处。“我家女儿性格比较活泼、好动,主要还是有点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去夏令营前会叮嘱她听从老师指挥、安排,要有团队协作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希望通过参加此类活动改变她有时候丢三落四的行为,增强她的自理和管理能力。
通过多次出行,“风中百合”发现女儿在金钱方面有了比较好的自控能力,给她外出游玩的钱,她不会乱花。她说,自己买东西之前会想一想,这个东西她买回去有没有用,如果没什么意思或比较贵,就不买了。“这点让我很欣慰,所以现在每年春节拿到的2000多元压岁钱,都可以放心地交给她自己保管。
每次出发前,“风中百合”会交给女儿一个“特别任务”,那就是要求她每次从夏令营回来写游记或日记,这就使得她在旅行或活动中慢慢养成了观察和了解当地人文古迹、风土人情的能力。她每次回来后都能写出不错的游记,文章多次被晚报学记团选用。
孩子:每一个夏令营,就是我行走中的课堂
大诺现在已经读初二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由于父母工作忙,在暑期没法带她出去玩,每年就为她找个旅行社,报个合适的夏令营让她参加。几年下来,上海、厦门、西安、内蒙古等地,大诺都去过了。
每次参加夏令营,大诺总和比她小一岁的妹妹(妈妈同事的女儿)一起。有小伙伴同行,让双方的父母都感到很放心。况且,大诺的处理能力很强。
参加夏令营,让大诺在边游边学中,看到了外面更大的世界,也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成长。用大诺的话来说:“每一个夏令营,就是我行走中的课堂。
此前的就不说了,就来说说大诺去年参加的内蒙古风情营吧。
去年7月初,暑假一结束,大诺就随团奔赴内蒙古了。当时一行的有20多人。先坐车到上海,再从上海直飞呼和浩特。
到了内蒙古,大诺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沙漠、草原,让她激动不已。此次夏令营,让她记忆最深的就是沙漠冲浪和夜宿草原了。
见惯了沙滩、海浪的大诺,对沙子不陌生,可一坐上沙漠冲浪车,奔驰在无边无际的沙海上时,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在此起彼伏的沙漠上,她紧紧抓着扶手,生怕自己被沙漠的大风带走。当骑上骆驼时,她本以为会害怕的心情随着“沙漠之舟”缓慢的步子沉静下来,开始眺望起一望无际的沙海来。
在“草原之夜”篝火晚会之后,和小伙伴一起入住蒙古包,体验真正的蒙古特色生活,这让大诺又好奇又兴奋。在蒙古包里,推门便是延伸到天边的大草原,心胸一下子就变得开阔起来。一早起来,走出蒙古包便能看到美丽的草原日出,那万丈霞光和云彩,让她直呼太美了。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来个深呼吸,让她感到很幸福。
在内蒙古,大诺还品尝到了蒙古族风味——手扒肉和烤羊腿。她后来跟父母讲,当时想点个烤全羊的,但没钱,最终一桌人拼着点了盘烤羊腿,结果烤羊腿一上桌,大家抢着吃,一下子就吃光了。
内蒙古之行,让大诺深入地了解马背民族文化和当地特产。短短几天,让大诺将一个充满民族特色和绝美风光的内蒙古装进心里带回了舟山。
今年,大诺期待着暑假再次走进夏令营,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去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延伸阅读如何为孩子选择夏令营
1.选择夏令营时,父母应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好和孩子一起商量,切莫跟风或按大人的意愿随意选择。
2.父母要根据自己家庭情况来选择夏令营,并不是收费越高水平越高。有些孩子可能会因班上同学报了一个高价的夏令营而想跟风报名,这个时候,父母应先考察这个夏令营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适合,父母应把实际情况告知孩子,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
3.夏令营的时间长短则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好在一周左右;初中学生可以稍长,两到三周都可以,不宜过长影响假期功课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