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山:去浙江最东边的海岛闻纯正的鲜味
老鱼
嵊山,今年五月头一回去,可这一去,就是踏上岛三次。
第一次是从半升洞坐了近四个小时的船后,登陆嵊山箱子岙码头,匆匆中只见很多“五一”在嵊山玩的舟山朋友正准备回家。
第二次则是坐车从枸杞岛经三礁江大桥到嵊山晚餐。站在渔港的边上,依稀看到嵊山作为上世纪80年代六省一市渔业指挥部时的场景,诸如不太宽的街,上世纪80年代那种两层楼高的一溜办公用房,各种招牌的门面房。走在街上,颇有回忆感。
第三次则是把住宿地从枸杞搬到嵊山。沿途穿街后,经一隧道,然后是泗洲塘岙口。在那个岙口,公路的另一侧墙上,一溜的照片墙——集中了嵊山的美景与风情,路边的招牌与建筑的风格告诉我,这里集中了一批水产加工企业。
三次登岛,撞入眼球的还有湛蓝的海,同行的嵊山老乡告诉我,这里的海水可见水下三米。而鼻子闻到的则是纯正的海鲜味。是的,不是那种鱼腥味,而是鲜味。对,就是那种海鲜入口时,味蕾为之兴奋的那种鲜味,仿佛那湾湛蓝的海就是一锅清澈的高汤,游动的船则是浮着的葱花,鲜味就是从那里泛上的。
嵊山人很自豪,他们会时不时地提醒你:“我们这里,退一步是东海,进一步就是大洋,沈家门夜排档上的鱼货基本上都是嵊山运过去的,这里的鱼货比沈家门夜排档至少鲜四个小时以上。
四个小时的鲜度?你只有去嵊山才能作比较。文字很难叙述,但你的味蕾,足可辨别。
嵊山的鲜,不仅在餐桌上,还来自你自身的另一种体验——以渔家乐的方式,坐在渔船上,时而在平静的湾内,时而在急浪缠绕的礁石边,顶浪海钓。也只有到了海上,你才可以领悟到为什么嵊山曾经万船云集,集结过六省一市的渔船及渔业指挥部。
坐上小渔船,在“突突突”的机器声中,随船出海,这海钓的兴奋劲就上来了。
这一季,正好是钓虎头鱼的季节,与我们一起出海的喜欢摄影的嵊山人韩永明说:“嵊山的水清,再加上对渔业资源的保护,虎头鱼多。
与一群朋友出去海钓,最大的乐趣在于比谁鱼儿上钩早,比谁钓的鱼儿多,比谁钓的鱼大。不一会,六人团队中先有女声尖叫:“我钓上了。
嵊山的鲜,还有另一种方式,在那个岛上,你可以看到与听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曾经万船云集时的嵊山,岛上究竟有多少人?刚刚创办情海湾民宿的老板陈祥明告诉了我们他的亲历。上世纪80年代,他曾是岛上的电影院的放映员(难怪,民宿的服务台边上有一张本报老记者沈友才拍嵊山电影院开映时的老照片)。“当时,我记得电影院开业时,天天爆满。一天最多放六场,侬算算两小时一场,就要放12个钟头,而我们的电影院,可坐1300个人,六场就是近8000观众,从早上8点放到晚上10点多,那个时候路灯少,好多人都是打着手电、提着油灯来看的。哦,嵊山本地人,那时也才1万左右,满场都是说着不同方言的外地人。
说起嵊山的万船云集10万渔民下嵊山,舟山摄影前辈叶文清老师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照片,如今成了嵊山人的集体记忆。韩永明说:当时,冬汛,正好避风,嵊山港里都是渔船,指挥部发出命令,要求每条船都亮灯。太阳刚刚落山,渔火亮起,便有了那张历史照片。
嵊泗人有句话:“嵊山人嫁囡,枸杞人扮船。
就在我们离岛的那天,嵊山这两家有代表性的新民宿,开门迎客。
嵊山简历
嵊山,马鞍列岛之一,东经122度49分,是浙江最东边的住人岛。古名“尽山”,意“诸岛至尽也,而曰尽山”。曾用名乘名山、神前山、陈钱山。陆域面积4.22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9.26公里。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东高而西南低,呈不规则“7”字形态,最高点陈钱山海拔213.5米。
元代前已有人定居岛上,在明代又为海上御倭要冲,嘉靖三十四年(1555),名将俞大猷曾率水师屯泊于此。
1934年始建嵊山镇。目前约有常住人口8000余人。
嵊山是嵊山渔场的中心基地。嵊山渔港与沈家门渔港、衢山渔港并称舟山三大渔港。嵊山渔场曾是全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有天然鱼库之称。
嵊山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区包括嵊山渔港、三礁江大桥、天后宫、大玉湾贻贝养殖场、万金山、情人石、东涯绝壁。其中,东涯绝壁尤为壮观,石壁直削入海,磐石临崖偃卧,巉岩刀插剑立,崖下惊雷阵阵,碧波如惊涛拍来,顿成千堆雪。海水湛蓝,日出时霞映海面,观日出之绝佳地。
你可以这样去嵊山
舟山人:
普陀沈家门半升洞码头有直达嵊山的客船,一天一班,上午7点40分开船,中午11点半左右抵达。
从定海三江码头坐船到嵊泗菜园,再转去嵊山的船。
岱山高亭亦有到嵊泗菜园的航船,一天一班。
外地人:
首推上海南浦大桥到小洋山沈家湾码头,那里有直达嵊山的多种客船,一天多班。也可从小洋山到菜园,再转船去嵊山。
其次,可转道舟山普陀沈家门。
注意:嵊山与枸杞已有三礁江大桥相连,到了枸杞也即到了嵊山。
又:容易晕船的朋友,最好提前吃好避晕药,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坐卧铺。对,有些客船有卧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