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月光古城的阴晴圆缺

缪佳祎
说到香格里拉,这个出自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名词,因其所蕴含的隐秘遁世、圣洁高远的精神价值和神性高度,曾被很多地方争抢冠名,比如中国亚丁,云南的迪庆、丙中洛,尼泊尔边陲小镇木斯塘等。2001年,国务院批准将四川的稻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是我们此行的主要落脚点,有3个晚上入住县里的同一家宾馆。即便如此,我们在香格里拉县真正流连的时间不过半天光景,其余都是傍晚到达、吃饭、睡觉、早起出发,如同一个过客,匆匆经过一个驿站,不断地和它重逢、告别,却无缘细窥其内里。
古城区与新城区
此前,我一直以为著名的月光古城独克宗远离香格里拉县城,后来才发现,两者是如此之近,不过是古城区与新城区的区别。
资料记载中,月光古城独克宗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目前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之一。古城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建筑布局犹如八瓣莲花,古朴的藏式木屋一幢接一幢,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滇藏公路必经之地。独克宗,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
新城区就跟我们印象中的城市面貌差不多,宽阔的马路,公交车来回穿梭,街道两旁是一幢幢藏式外观的整齐建筑,大小超市应有尽有,医院、图书馆、文化广场、健身中心、肯德基、德克士……基本城镇化,远非我原先想象中的穷乡僻壤。
香格里拉县让人感到意外和赞赏的,大概是它一步到位的教育环境。刚入县城时,我们便远远看到路边一排排整洁、漂亮的楼房。导游阿飞说,这个是校区,于2009年兴建,2012年投入使用,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大学及佛学院、医学院等,藏区的孩子在这里可以享受“一条龙”教育,读书全部免费。
阿飞坦言,迪庆藏族自治州做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之所以能有如今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
消逝的“半壁江山”
独克宗古城是必须走一走、看一看的,尽管,2014年初的那场大火,几乎毁了古城的“半壁江山”,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有故事的老城客栈已化为灰烬,消失于烟尘中。有些风景,注定要错过,转身,再也不见。
古城最有名的地标性景观便是龟山公园上号称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2002年,为了纪念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在龟山上落成了藏语称“吉参”的吉祥胜幢。这座胜幢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高21米,总重60吨,筒身为纯铜镀金,需4个壮汉方可转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
到达香格里拉县城的当天下午,就去了月光古城广场。远远地,看见广场对面一座雕梁画栋的寺院,旁边山坡上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便是转经筒。爬上山,才发现转经筒下方一圈被脚手架包围,正在维修中。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绕着寺庙顺时针走3圈,也算是达到祈福的目的。
站在龟山上,四面环视,可以一览古城全景。只是,左边是一大片土木结构的民居屋舍,错落有致,而右边,却是一大片废墟残垣,满目疮痍。如此泾渭分明。据报载,那场大火使335户、242栋房屋受灾,部分文物、唐卡等佛教文化艺术品被烧毁,经济损失逾1亿元人民币。
古拙与清新的奇妙融合
从碧沽天池回来,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几个人决定再探独克宗古城。此时正是下午四五点,高原的天空直到8点都是亮堂堂的,足够我们在古城闲逛。从宾馆打的过去,10元钱。下车的时候,那位的士司机还好心地提醒我们,其实你们能看的也就那么点了,一半被烧没了。我明白他话里的惋惜之情,古城的毁坏于当地人而言,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损失,恐怕还有某种情感上的缺失。
慢慢步入古城,恍然是另一个古拙的世界。刻着岁月风霜的存在着马蹄印的青石板路,雕画的藏式民居,窄窄的深浅巷道,突兀的地势起伏,不华丽,不张扬,却散发着独有的让人安心的味道。
入口两边多是店铺,摆放着藏药、藏刀、牛角制品、唐卡、转经筒和其他藏传佛教流通品及藏式工艺品等。越往里深入,古旧的藏式民居就多了起来,黄昏的阳光透过木屋,把斑驳的阴影投射在小巷深处。有些木屋铁锁把门,显然已废弃;有的木门木窗紧闭,灰蒙蒙的;有的墙院内传出孩子的嬉笑声和狗吠声。
酒吧、饭馆、客栈……自然是少不了的,类似丽江古城的小清新文艺范,让人忍不住想进去坐一坐。走进一家小店,满墙的明信片,有手绘,有照片,无一不清新动人,还有用干花制作封面的漂亮笔记本,默默地吸引你上去轻轻抚摸,甚至想打开它,在那略微做旧泛黄的空白纸张上,留下几行墨迹或心事。
在不断的相遇中领悟生活
从古城出来,已近晚上七八点,有饥饿的感觉。正巧月光广场前面有一长排摆摊卖各式烧烤的,那股烤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不愿再舍近求远,当即决定吃烧烤。
摆摊的全是当地藏族妇女,热情地招呼着。我们非常豪气地点了当地黑猪烤肉串、羊肉串及一些土豆、蔬菜等,一边吃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妇女们聊天,询问生意如何、几点收摊。她们憨憨地笑着,只说生意一般般啦,就希望你们这样的客人多一点。
在我的旅行词典上,“美食”从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少了口腹之欲,少了活色生香的味蕾体验,旅行无疑会逊色不少。
不期然地又想起前两个晚上的饕餮大餐——当地特色的牦牛肉火锅,在一家“乡巴佬食馆”里,因那难以言说的美味,连续两次光顾,因为出了这地界,外面可能就吃不到了。该如何评说呢?那紧致结实的牦牛肉,没有白花花的肥肉,再怎么涮,汤也不带一点油水,蘸上酱料,吃到嘴里,鲜爽有嚼劲。喝着店里特制的香浓的酥油茶,连平时不起眼的玉米饼、荞麦饼这类粗粮之物,也能吃出香甜味。
还有店里的老板娘,憨厚爽朗,笑容可掬,为我们上锅配菜之余,诉说着自己多次的出国旅行经历,亚洲各国差不多走遍了,以后想去欧洲看看。听得我们眼睛发亮,满心羡慕。她说,活了半辈子,也不能光忙生意啊,有空我们也要出去走走见见世面,钱是赚不完的。
半天的古城探访结束,我们慢悠悠地散步回宾馆。回头看,龟山公园上已亮起灯火,金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庙宇和转经筒,比白天多了一层流光溢彩,犹如黑夜中长明的佛灯,深思默想中引领着佛法尊严。
缪佳祎
70后媒体人。有时吟诗弄文,安坐一隅,归于内心;有时徒步骑行,长风万里,自在逍遥。愿美好的时光在路上,以做从容淡定、内心强大的明媚女子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