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4月末,杭州的户外朋友问“寄居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徒步穿越,去不去? ”
4月30日,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落地包头机场,与杭州的徒步部队汇合。
5月1日早上10点半,车子把他们卸在了库布齐沙漠东线的恩格贝穿沙入口,带着大件行李绝尘而去。涂好防晒霜,戴上帽子、户外太阳镜、拉起面罩,一脚踏进沙里,虐旅开始了。
库布齐沙漠因形似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得名“库布齐”——蒙古语里意为弓上的弦。
沙漠太松软了!深一脚浅一脚,每一脚都踢起一阵沙雾。很快,这帮老驴就领教了来自沙漠的恶意:虽然两根登山杖都带着雪托,可以借力不少,但小腿仍是止不住的酸涩,个个感慨:“真正走了才知道,原来库布齐就是让你哭不起的意思!”
第一天穿越的直线距离是15公里,午休只有半小时,吃罢背包里的自热便餐,继续跋涉。他们不时问领队,还有多远,答曰10公里,听着无望,下次再问时便改口问还有几小时。“试酒”说,在沙漠里最痛苦的事,便是双腿已迈不动,却听说还有三小时要走!
看了一天的沙漠黄,让他们惊艳的是:次日早上,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绵延十余公里的沙漠草甸!踏在草甸上,“寄居蟹”有一种梦回当年穿越武功山的感觉。
下午,继续走沙。双脚已习惯了沙漠行走,有了精力欣赏途中风景:远看,沙丘与沙丘层层叠叠,弧线流畅如画;风起,眼前的沙会擦着沙漠表面飞起来,形成一股股看得见的风;一丛丛沙棘划破沙漠的明黄;笔直的胡杨,顶天立地……“试酒”一次次按下快门,看一眼单反上的画面,再看一眼眼前的景象:“在那里,你会发现照片永远没有沙漠本身漂亮! ”
傍晚,在龙头拐露营。“寄居蟹”、“试酒”一行选择了靠近当地人家的地方。当他们忙于搭帐篷时,这户人家的两个小孩二话不说跑过来帮忙,看起来还不到上小学的年纪,不同的帐篷会不同的搭法,动作轻巧熟练。
搭好了帐篷,“试酒”的第一件事是煮咖啡。端一杯咖啡,在沙漠里细品,才对得起不远千里深入沙漠腹地来发呆。
组织者准备了简单的晚餐,对舟山人来说这哪够?哗啦啦,从包里掏出从家里带来的各式鱼鲞,对着咕咕冒气的一锅乱炖汤,大快朵颐。因为有专车负责行李,他们任性地买了大西瓜。切开西瓜,吆喝一声,“啥,有西瓜吃?!! ”白日里同行的人忽地围过来,一抢而空,切瓜的“试酒”吃完一片,再伸手时,剩下的只有喉间甘甜的回想了。
最后一天,是最虐的一天。
沙漠里温度在25℃以上,汗如雨下,队伍每走一小时,休息十分钟。女同胞们随身带着湿巾,一停下来就擦了脸重新涂防晒霜。“试酒”、“寄居蟹”等大老爷们觉得出门前涂一次已经够精心了,三天下来,一摘太阳镜,脸上印着分明的眼镜轮廓。
在酷热的沙漠里,竟有人在卖可乐,10元一罐,果断买!“试酒”至今对那感觉念念不忘:“一饮而尽,可乐的气泡在喉间爆开,再打一个嗝,奢侈的爽! ”
下午经过响沙湾景区,景区里有滑沙、骑骆驼等项目,甚至还有露天游泳池!他们背着登山包、裹着脸的另类装束,从一众穿长裙、戴墨镜的游人中走过,收获了无数注目礼。
买了雪糕,惬意地晃悠出了景区,前方就是徒步队伍的集合点,沙漠穿越之旅至此结束,三天的炼狱式生活让他们懂得:“只要像骆驼一样去坚持,就会收获穿越的喜悦。 ”
★老驴金经:沙漠休闲穿越基本装备
炉具(气炉可网购,快递至酒店)
本文为望潮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需授权。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