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的是美好的

(2015-04-27 16:10:48)
标签:

杂谈

倪望真

小的是美好的

斯洛文尼亚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才从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宣告独立的东欧小国。在斯国的乡下开车,每3~5分钟便看到一个不同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一二十户人家,农田共享,也并没有问题争拗。这样的村庄里,谁都认识谁,估计连圣诞节的彩灯都得一起挂上。想象到这情景,觉得这“小国寡民”的设置,还真是温暖人心。

从斯洛文尼亚首都机场飞回伦敦,一走进航站楼,身边步履纷纭,人们行色匆匆,仿佛一记闷拳打在脑际,我放松多日的神经又嗡嗡作响。天哪,我们又回到了这个徒劳喧嚣的大都市。又要过着连个停车位都找不到的日子了。

那一刻,好想赶快找架飞机飞回去,再去卢布尔雅那市场上的小摊子逛逛,再去只有5000人口的小镇上找那个眼睛都会笑的姑娘聊聊蜜蜂的故事,再去索查河划橡皮艇,雪山之下大河之上仅三两舟楫,然后跳进河里直接喝那清冽泉水(也不会肚痛)……

斯洛文尼亚印证了很久之前听过的那句话:“小的是美好的。 ”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首都卢布尔雅那,大概就如定海城般大小。人们并不特别热衷于去大超市,而是喜欢去挤满了小摊贩的市场逛逛,那里有从当地蜂巢采集来的新鲜蜂蜜,还有老奶奶们亲手制作的干花。

如果带着大国心态去逛这小小的首都,或许会对当地人生出一丝“同情”。不过再多待两天便发现,值得“同情”的是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大都市里匆忙赶路,却总也赶不上时间的人。太阳出来的周末,我能在伦敦的博物馆里抢到一个喝咖啡的位置就已经沾沾自喜;斯洛文尼亚的首都人民却早已收拾好行囊,跑到空旷广袤的阿尔卑斯山里远足去了。这里的人们随时准备着归属自然,亦真正地、无须装腔作势地懂得自然的给予。比如他们会因为意大利焗饭里放入了农场上采摘的新鲜蘑菇而无比欣喜;比如他们养出了世界上最名贵的马匹,却对于参加奥运会兴味淡然。他们是如此满足于自己的小、隐秘与圆满,一个大城市对他们来讲,根本就是俗气且不必要的存在。

在18岁的时候,我特别想从小小的舟山挣脱出来,去大城市“开眼界”。我有意地每两年换一个大都市居住:广州、首尔、上海、伦敦……最后发现,城市越大,自我越渺小;周围的诱惑越多,目标越高,人的畏惧和局限也逐渐增加。

我常常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他们的惊人能量映照出我的局限。在索查河上我们和一个叫Teddy的当地人一起漂流了8公里左右。他可以扛着皮划艇走很远的路。他说,我已经不知道自己体力的上限在哪里,我的极限已经破碎了。因此,我便可以一直走下去。

表面上看来Teddy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里的男子,怕是日日都重复做着同一件事。他才不会阅读《华尔街日报》,为世界金融局势操碎了心;但他知道这方圆十里,山中积雪何时融化,河中哪里有鳟鱼腾跃。因为甘愿重复,专注微小,他能够成就自己的圆满。我总觉得,他就是现代寓言中所说的那种在纽约大街上也能听到草丛中的蟋蟀叫声的人。

就是这样微小着且美好着。

(本文作者介绍:现居伦敦的舟山妹子。中英双语撰稿人,投资咨询师。热爱漂泊辗转,在行走中体悟人生。)

小的是美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