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水库:舟山最大的“湖”

【开栏话】
舟山,谓之山、谓之海,山海之间有大美。
舟山,是旅游城市,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舟山人,你了解自己的故乡吗?
《望潮周刊·山海经》就为您呈现这些或许你以前并不熟知的舟山。不管是一个偏僻的村落、一座老旧的房子,还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一段湮灭的民间历史,在《山海经》中,你可以领略我们这个家园中各种各样被忽略但是美好的细节。
读完
袁甲
由于海岛地形的限制,舟山并没有天然湖泊,但打开舟山的电子地图你会发现,在舟山绿色的山丘峡谷之间,有许多星星点点的蓝色,这便是舟山的湖——一代又一代的舟山人特别是近60年间耗无数人力建造的水库。
有了水库,舟山便有了山清水秀的概念,刚毅的海岛便也变得柔软了几分,不过,最重要的是,水库曾让舟山人民一度不再像古时饱受旱灾的困扰,而大陆输水管道及海水淡化,则让过去常有的“龙潭祈雨”成为了历史。
说起水库,相信几乎所有的舟山人都会首先想到虹桥水库,这是舟山第一座中型水库,也是舟山人心里的第一大“湖”。
【虹桥水库小数据】
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
死水位:12米
平均年入库径流量:867.42万立方米
【4452002日的劳动义务工拼出来的水库】
1977年5月,虹桥水库开始动工建设,而选址虹桥可谓占尽了地利,这里位于定海第一高山蚂蟥山的东麓,山高谷深,集雨面积大,而山谷出口又异常狭窄,需要修建的大坝自然也短,可谓舟山建造中型水库的不二之选。
那是一个手工业为主的年代,建造这样一个水库相当不易,直到1984年才完工,其间七年,不知道汇集了舟山人民的多少汗水。
今年62岁的虹桥水库管理员洪飞岳参与了水库建设的全过程,回忆起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不无感慨:“当年,建设人员都是从定海区各个乡镇抽调的,每个生产队都要出一两个人,建设方支付每人每天八毛钱的工资给生产队,生产队再给劳动者评10分工分。
建造水库首先要把地挖下去,直到不会漏水了再用有黏性的土一层层铺上去,然后才是最重要的大坝,把山上的大石头打下来,慢慢垒成大坝,大坝建成了,水库也就完工了。这整个过程,都是依靠肩挑手扛,唯一的器械就是一台压土机,用于平整库底。
每个乡镇出的劳力都编成建设连队,连日连夜奋战七年,终于让这个山谷充盈了湖水。“想想那些年,大家都有一种革命情怀啊,每个来参与建设的人都是自己背着大米过来,到连队的食堂里烧,下饭菜则是建设方统一采购的。可以说,当时用最小的代价拼出了舟山最大的水库。
44.52万工日的劳动积累义务工,这是建设虹桥水库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数字。
当然,世代居住此地的村民也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家园,这里的库底曾是一个古老的村落,一条大溪坑蜿蜒而过,前些年,水库整修时,库底的溪坑又重见天日,仍是潺潺而流,引起无限慨叹。
【游览虹桥水库一定要路走偏锋】
如今的虹桥水库已经成为定海人饱览湖光山色的最佳去处,就算是驾着车,沿着水库周边开一趟,心情也会变得舒畅。
不过,要游览库区,最好的路线并不是走水库西岸的公路,而一定要“路走偏锋”,走水库东岸的林间小道。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开车更是“吃力”,但绝对是出游踏青的不二之选,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至于有什么精彩,还是留待您自己去探索。
这里只告诉你这条路的中段曾有个叫火烧岙的地方,当你沿路看见一座石头大房子出现,火烧岙就到了。
这座大房子看着像以前村子里的仓库,四处一打听,果然这里曾经是个四五十户人家居住的村子,在20多年前虹桥水库建设开始便搬迁出去了,如今大半的村子没于水下,剩下的房子也几乎都倒掉了,只剩这座孤零零的大房子还在。
火烧岙,是个颇为平坦开阔的峡谷,坡度很缓,植被葱郁,各种树木成片林立,把山坡映照得色彩斑斓,自然风光可谓一流,古人在这里安家是上佳选择。
从火烧岙往东上山,有一条保存得还算完好的古道,带着人一头扎进虹桥水库东侧的群山之中,一条小溪沿路伴随,在最干旱的节奏还发出悦耳的流水声,在一旁行走就会心生喜悦。
这是一条绝佳的徒步路线,走到半山还有残垣断壁出现,证明这里以前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迹罕至,山中一个小水库突然让人眼前一亮,湖水就像整块温润碧透的玉,似乎是从天上掉落下来的,几乎有一种高原湖泊的即视感。
【你还可以了解这里的厚重历史】
你也许并不了解,虹桥这个地名已经延续了近千年,而这个名字正是因为一座“虹桥”而得。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虹桥,去州北十里,枕大溪形如卧虹。”明天启《舟山志》记载,南宋太师余天锡曾在此建了一个“虹桥书院”,这个书院以桥名而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此虹桥最迟在南宋就建成了。
这座虹桥在水库建成前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库底的那条大溪坑之上,当地老人回忆:“那条溪坑,10来米宽,虹桥则有10米长,7米高。桥呈拱形,两边上去各一个斜坡,中间则是平的,桥下面还可以撑船,船一直可以开到现在的虹桥水库大坝下。
而虹桥书院则是舟山文脉的源起之地。南宋绍定三年,余天锡选址于定海城西剑峰山麓(今盐仓),捐俸建虹桥书院。历代相关文献史料皆有记载。明天启《舟山志》载:“虹桥书院,在城西七里。宋太师余天锡建,以延师教闾闬之来学者。今址尚遗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