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镔倬,车马炮上杀出的浙江冠军
近日,在刚结束的浙江省2015“山海杯”迎春象棋公开赛上,11周岁的岱山县小棋手姚镔倬获得男子乙组冠军。
姚镔倬6岁开始学棋,曾获得全国象棋儿童赛男子乙组第二名,中国象棋协会颁发的“地方大师”称号;浙江省少儿象棋锦标赛金牌……
象棋,虽然只有三十二个棋子,但却可以将一个人的智慧、胆略都体现出来,你可以淋漓尽致地攻杀,也可以布阵出坚不可摧的防御,走遍天下棋为侣。姚镔倬这样说,一盘象棋蕴藏着万变玄机,你每一次都可研究出新的招术。
【爱好都是从玩开始的】
很多事情都是偶然成就的,姚镔倬对象棋的喜欢也发生在不经意间。“我印象中,最早接触象棋还是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那时候爷爷偶尔在家下象棋,有一次妈妈见我在旁边看,就随便说了一句:‘要不让爷爷教你象棋,男孩就该会下棋。
也许是天分,也有可能觉得这个“游戏”有意思,姚镔倬6岁的时候,爸爸把他送到了翁志峰老师地方学象棋。“一起上课的小朋友年纪都比我大,有的已经上六年级了,我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时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坐不住,开小差,但是只要老师一讲残局,我基本上是第一个解出来。老师说我解残局的功夫好,反应快。有可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关系,我的棋艺也突飞猛进,不到一年时间就拿了省幼儿赛冠军。

【多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下棋的人一般性格比较沉稳,姚镔倬却恰恰相反,他的个性有些急躁,反应倒是很敏捷,也正因为这种个性,他一次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2013年,姚镔倬去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参加全国比赛,那次比赛,前六轮他发挥得特别好,轻松居积分榜首位,以为这个冠军势在必得,有些得意,没想到在第七轮来了个大反转。
“第七轮比赛前,妈妈和我说过,自己不熟悉的开局不要走,但是没有听妈妈的,觉得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一次次比赛是经验的积累】
下棋讲究策略,姚镔倬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比赛的时候气势也可以压倒对手,“下棋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认真真下好每一步棋,不急不躁,心静如水才能取得好成绩。
初生牛犊不怕虎,前几年姚镔倬参加比赛的时候一点也不会紧张,“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在象棋界的名气,如今参加比赛,反而会有些压力,不过通过多次比赛的历练,我会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一直告诉自己,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只要尽力了,输赢并不是重点。
参加的比赛多了,姚镔倬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要想赢棋,开局靠掌握原理和理论;中局靠判断局面,进行战略构思和计划;残局靠精确的计算。

【象棋,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姚镔倬说,学象棋如同马拉松,需要一个运动员比拼技术、体能、心态、毅力等,是综合性的自我挑战。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他的主业还是学习。学业压力越来越重,姚镔倬身边不少学棋的同学因为抽不出时间而中断了学棋,但是他一直坚持着,在他看来,只有花了时间、精力,才能练出好功夫。
这个才11周岁的小棋手不仅棋艺精,学习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学习自然是放在首位的,不过一有空余时间,我就会下棋,这是我最大的爱好。
除了坚持,还有勤奋。
能取得好成绩,勤奋必不可少。姚镔倬的象棋老师这样评价他:姚镔倬是一个攻击型棋手,他的攻击力在全国同龄儿童中堪称第一,但防御稍微差些。“他利用学棋软件解残局,解了上万个残局。
在姚镔倬眼中,象棋特级大师于幼华是他的偶像,因为他也是我们舟山人;象棋老师翁志峰是他的“伯乐”,因为是他激发了姚镔倬对象棋的兴趣;而爸爸是他的“军师”,是他让自己通过竞争找到差距,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习。

【家有棋手在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精心培养的一件艺术品,孩子取得的成绩往往都离不开家长的付出,姚镔倬就是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姚镔倬学棋方面,不得不提到姚爸爸这个“军师”。
对话姚镔倬爸爸
W:平时下象棋吗?会不会和儿子对弈?
D:我平时不下象棋,偶尔有兴趣时也会和儿子对上几盘,战况当然是可想而知啦,儿子的手下败将。
W:在儿子学象棋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大吗?
D:让孩子多参加比赛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时间、精力,但是换回的是孩子面对未来的能力。每年孩子学棋及外出比赛的费用一般二万五左右。
W:家长往往考虑得更多,更远,在学习与下象棋之间怎么取舍?
D:学业为重。象棋作为业余特长,目前不会放弃。
W:儿子去比赛,你会一起跟随吗?是不是比儿子还紧张?
D:起初比赛,一家人都会跟随,现在一般由我妻子陪同。儿子比赛,其实是一家人在参赛,
比如我要给儿子做好心理调整、局势分析;妻子要做好后勤工作,如儿子的吃、穿、睡等。前几次比赛心里是很紧张,特别是儿子因不认真而输棋,会对儿子发火,但现在的心态也随着一次次陪赛经历而改变,因为情绪的发泄反而会给儿子增加压力,适得其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