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列毅
冬天吃橘子,若不在空调房间里,那湿润柔软水分饱满的果肉常常能冷得让人一激灵。可是有一种水果同样湿润柔软水分饱满,送入口中,却没有惯有的让人一激灵冰凉触感,反而有种淡淡的温暖。这是普陀展茅连忠家庭农场出品的佛印橘。不知道这份温暖感和它的名字有没有关系,金灿灿的如佛光普照,所以有了特别的温暖感。
这个季节,大部分的佛印橘已经采摘入库,种植户留下两株让我们参观。他的农场就在展茅大施岙的上端。
佛印橘并不像别的橘子那般,表皮是鲜艳的橙色,薄而且光滑。而是一种淡淡的黄色,比寺庙用的杏黄色再淡些,表皮也十分粗粝,像饱经风霜硬汉的脸。记者原本以为,佛印橘也是跟其他果皮上显字的水果一样,利用光照在果皮上显出让人心神愉悦的字来,比如有些苹果,苹果皮上就显出“喜喜”、“福”、“平安”等字样。就在记者对着佛印橘360度转圈找果皮上的“佛”字时,边上的人慢悠悠地说:“佛印橘不是皮上有佛字的,它的标志在果实的底部。
”
说着,他把橘子翻过来让我们看,普通的橘子都是底部皮薄往里凹,用手一戳皮就破了,果皮可以直接剥掉。而佛印橘底部是往外凸出来,但是沿着凸出的内圈,又有一圈深深的凹痕,像是保护城池的护城河,也像是被深深敲上的一个印章。这圈深深的凹痕,就是佛印橘名字的由来。

它是柚子类最好坐下来慢慢品
从外观上看,它跟橘子的差别还是很大。大家都知道,橘子类的水果都是皮薄易剥,果肉橘瓣之间也比较容易分离,而它的同族兄弟,橙子和柚子类都是皮厚的主,剥皮往往都要动用刀子。想起来了吧,家里吃个文旦(柚子的别名),总是要拿刀先在果皮上划开,然后用劲地沿着刀痕把皮剥下来;而橙子,惯常的做法就是拿刀子切开。某个品牌的厨具,还为橙子出品一把剥橙刀,整体像个小鹦鹉,刀刃短短的,造型可爱,使用方便。
而佛印橘从表象来看,它更像柚子类水果。普陀农林水利围垦局的专家笑着说:其实它真的是柚子,虽然个头上比较小。
他开起了玩笑,橘子吃起来方便,就是我们这种做生活的人吃的,不讲究,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剥开就能吃,吃得快,也不会汁水淋漓。但吃佛印橘,就要挑个空闲的时段,坐下来,用刀子切开,慢慢品。你要是用手剥,剥得果肉零乱,汁水淋漓,既倒了胃口,又没有形象。
切开佛印橘,剥开包裹果肉的白色薄膜,看见也是淡淡的黄色,和一般的柚类相比,它的水分更加充足,似乎轻轻一挤便会滴下水来,晶莹剔透,还泛着淡淡的光晕。入口,鲜、甜、糯、软,它的甜虽淡却绵长,一开始只是觉得淡淡的,不像有的水果甜得肆无忌惮。慢慢地,那种甜会浸润你的舌头,一点点向胸腹腔蔓延,不像别的柚类,甜中带着微酸,转口有淡淡的苦,佛印橘转口也不带微苦,依然是悠长的甜,微微的酸味把甜味提点得更加充分,就好像久经波折的情侣,终于携手一起,所有的大喜大悲都定格为欣慰,没有抱怨不觉亏欠,只有对未来的希冀。
普陀农林水利围垦局技术人员说,橘子多吃了,会上火,但柚子却不会。除了柚子惯常的好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柚子能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钙及铁质,它所含的天然叶酸,对于怀孕中的妇女们,有预防贫血症状发生和促进胎儿发育的功效。

佛印橘的名称是普陀农林部门取的
佛印橘当然一开始不叫佛印橘,如果正常,它应该叫佛印柚。
我市的佛印橘虽说味道可口,但品相上似乎还不那么完美,放得久了,佛印橘的果皮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纹。
普陀农林水利围垦局技术人员说,这是因为舟山的气候,海风大,容易对果皮造成擦伤,所以容易出现褐色的斑纹。如果在风小的地方,果皮就显得更漂亮了。但是他们还会继续增加技术钻研,要让佛印橘生长得更漂亮。
他说,当年他们引入佛印橘种植的时候,就特别看好这款水果,极具特色、个头适中、味道甜美、保存时间又很长,而且正好可以填补春节的柑橘类水果市场。
当时,引进种植成功之后,普陀农林部门开始为它取名。恰逢普陀正在打造“佛”字系列农产品,因为看到佛印橘底部的凹印,有人开玩笑说:这个水果观音菩萨一定很喜欢,她来看过觉得合格了,就在水果上敲了一个章。大家听了,都笑起来,而且这个水果犹如橘子般大小,所以就取名为“佛印橘”。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想尝一尝的冲动。如果感兴趣的话,就拨打位于东港麦当劳对面的普陀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的电话:3818165、3663198,购买一箱回家尝个鲜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