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那一群学琴的孩子

黄辉亮/文
邵祺栋/摄
在岛城,有很多学琴的孩子。
琴声琴事,是音乐,是话题,是家长的寄托,是琴童的成长。
舟山琴童国际大赛中国选拔赛获认可
2015年第9届新加坡国际音乐大赛中国赛区选拔赛最后一战在宁波举行。
等候区有几架钢琴,等候上场的选手在进行最后的练习。几架钢琴奏着不同的曲子,琴声各自流淌,高低和鸣,时而如流水行云,时而如怒涛奔腾。琴声入耳,舟山南海实验学校的音乐老师安道财忍不住赞叹:“这水准,高!
四下打听,安道财得知这些选手多来自“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上海、武汉、四川音乐学院附小和附中等专业音乐院校。他的身旁,舟山的小选手们越发忐忑,其中胡见扬的右腿还打着石膏:“终于可以和高手较量了!
又一波选手被宣入场,安道财和家长们被工作人员客气地驱赶:请你们离开赛场,到门外等候。
一曲肖邦《幻想即兴曲》终了,余音袅袅。定海小学六年级女孩刘格宇,从琴我两忘中醒转,起身,鞠躬,高高的马尾辫随之弹了起来。评委没有照例示意她离开,而是饶有兴致地问:“你是在上海哪里学的?
出去去更大的舞台上演奏
比赛落幕,舟山选手成绩喜人:刘格宇获得肖邦作品组一等奖;定海五中胡见扬获得奏鸣曲组一等奖;舟山中学金凡获得肖邦作品组二等奖第一名(本届比赛肖邦作品组一等奖空缺)。
“这几年,舟山钢琴水平有了迅速提升。
“那新加坡国际音乐比赛举办了九届,你们为何今年才参赛?
教着,练着,等着。
这两年,喜报频传:2012年,刘格宇获得“阳光花朵”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总决赛钢琴项目儿童A组特等奖;2013年,刘格宇又获得亚洲香港国际器乐大赛金奖。安道财觉得舟山琴童们的能力可以一搏大赛,未曾想到的是,成绩竟如此之好。
回来来家乡办一场音乐会
上周六晚上六点半,舟山剧院三楼,能容纳两百人的演播厅挤得水泄不通,连过道都坐满了人。
众人在等待,等待一场钢琴音乐会。
舞台黑色的背景墙上,写着“馨声——翟馨钢琴感恩音乐会”。翟馨是谁?并非名家,只是一名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舟山学子。22岁,即将毕业,她的毕业音乐会,要在家乡:演奏者,是自己和四位大学同学;观众,便是那些一直希望听她弹琴的恩师、亲朋。
一袭白裙的翟馨,出现在台中的三角钢琴前,自己主持,用琴声奏出心声——拉赫的《音画练习曲》,在青春的关口教会她释然和舍得;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让她懂得,热情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多年后心如止水时回首往事,依然心潮澎湃……
感谢奋飞和栖息时的温柔呵护,感恩生命中的千万种相遇,她还感激着初中班主任的箴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钢琴,不是技能是更好的生活
采访结束,相比于翟馨的成绩和琴路历程,八爪MM更想说一说她对钢琴的态度。
“对你而言,钢琴是什么?
“男朋友!
翟馨学琴3年,便轻松通过钢琴演奏级考试。但她的梦想,却是成为super
housewife,想过的职业也只是当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很多家长会觉得学钢琴,学习的是一种技能。其实不是,我们是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表达,学会发现美景和感受浪漫。
抛开功利,只以最本真的生活待之,练琴便不再孤独。
行文至此,八爪MM想表达的正如翟馨所言: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钢琴亦是。
去听一场钢琴音乐会吧,就在舟山2015新年钢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