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门技术绝不是几个月可以练成

吴佩
Social是门技术——小咖面对一群资深专业人士(Level比我高),我是如何社交的?
上周,我司在洲际酒店举办了一场活动,邀请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地产咨询、工程造价这些行业内排名TOP20的顶尖公司,来宾是合伙人级别,约60人。
这些人,我都不认识,也没有打过电话交流,均由业务部门邀请。
在会议前,我先看了下名单,确定了我要交流的几家公司和交流主题。
律所:金杜、天册、君合……我不是学法律的,越是不懂的,越希望能多认识些该领域人;
天健工程造价咨询,想知道如何控制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你得向他们学习;
睿意德(商业地产服务商,创始人来自戴得梁),仲量联行,想买写字楼、商铺,你得向他们学习;
金瑞税务师,杭州地区和政府联系最紧密的税务机构,想知道信托业内最新的纳税要求,你得向他们学习。
首先,提前30分钟到会场,因为总有早到的人,早来的人可以有更多时间的交流,接下来人多了就顾不了许多。
其次,交换名片以后,你总得说点什么,该说什么呢?您好,您坐飞机辛苦吗?您吃饭了吗?
说不出话来就是最大的尴尬和怠慢。
好吧,干货来了,举例子时间到了。
例子1
聊天要点:行业信息
戴德梁行某董事,这是来得早的,当时会场没几个人,他一个人落单,我过去交换名片。看到他的TITLE是估价及顾问服务部,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于是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前阵子要取消注册评估师考试。
这个时候人多起来,场面上都是交换名片的人,于是我礼貌地告辞,准备下一场社交。
例子2
邦信阳合伙人,刘,合伙人
聊天要点:纽约考bar+复旦背景
刘的名片上写着美国纽约注册律师,正好我一个好朋友想去美国读JD&MBA,我研究过纽约的bar(律师资格考试),于是我说,美国纽约州的bar只要读一年LLM就可以考了,而其他州则要读3年的JD。于是他也来劲了,给我纠正,不仅纽约,还有加州。于是我们聊到他毕业于纽约大学,聊到他在纽约用2个月就考出BAR
社交最核心的是你必须有巨大的话题量,兴趣爱好、行业动态、学校圈子、旅游运动、风土人情都要有所涉猎。
其次,你要反应够快,在交换名片的瞬间要找到你们俩的共同点,开始发起第一个话题,在他BALABALA的时候,你的脑子要高速运转,去吸收他的谈话要点,根据他说话的线索,找出第二个点,发起第二个话题……这样才能保证话题不断,了解不断升华。
最后,你要有恰当的仪态和说话音调节奏、方式。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你的谈话技巧都不同,这,这,这个话题太长了,传授技术要重新写一篇了。
SOCIAL充满乐趣,向他们学习专业,站在牛人的肩膀上,你可以走得更远。
吴佩
出生舟山的80后伪文艺青年一枚。喜宅,却奔波于全国各地;理科白痴,却不幸成科技记者。爱翻书,爱做菜,爱胡诌,爱乱涂乱画,也爱白日做梦,更爱现世安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