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四个30岁“老男孩”的青春之旅

吴佩
“今年,我们宿舍的四个兄弟一定要来一次集体旅行,弥补大学时的遗憾。
2014年,我和大学室友相识的第11个年头。本科毕业整整7年,大家四散各地。甘肃人剑锋去了台州,山西小伙佳郁安家天津,河南汉子侃哥落户深圳,而浙江的我却留在了北京。相聚变得越来越难,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时间一起出来旅行,更是不容易。“难以实现”是我听到电话后的第一个反应。
即便如此,面对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兄弟们还是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关于旅行的计划一改再改,却也真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2014年秋天到来的时候,四个30岁的老男人,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汇合到苏州,开始了一场为期3天的青春之旅。
睡上下铺吃大食堂就是要找回当年的感觉
住是旅行中的头等事情。剑锋是个爱操心的人,旅行第一天,他率先抵达苏州,提前安排好我们在苏州的住宿——位于市中心的浮生四季国际青年旅舍。为了找到大学时的感觉,他专门预订了一间上下铺的四人间,并按照当年宿舍的格局,为我们整理安排床铺。
隐藏在阡陌巷道里的国际青年旅舍,由老房子改建而成,前庭后院,环境舒适。由于不是假期,入住的人并不多。在苏州市区的两个晚上,我们买了啤酒、瓜子、花生、鸭脖,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星月辉映,竹影婆娑,各自熟悉的笑脸和语调,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大学时光。侃哥依然幽默,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还是错字连篇;剑锋依然热心,不停地倒酒倒瓜子;佳郁还是沉稳的样子,话不多,却句句抵心。临睡前的洗漱,大家拥挤在公共卫生间,侃哥和佳郁像当年一样打闹,剑锋用手机拍摄记录,不断感慨“相聚真好”。
早上一碗阳春面,晚上一桌家常菜。苏州是不缺美食的地方。第一天的早餐和晚餐,我们都是在青年旅舍旁的一家营业到12点的大食堂里搞定。五菜一汤外加两瓶啤酒,100元不到,来自深圳的侃哥结账时大呼“好便宜”。然而,这份感慨大概只有我们四个人才能够体会。大学时,他们三个都是贫困生,宿舍室友一起出去聚餐,最贵的一顿饭吃的是学校门口的“湘菜馆”,四菜一汤也没有超过50元。时过境迁,想起当年艰辛,倍感珍贵。
苏州的东西好吃且不贵,一路走便一路吃。蜜汁豆腐干、鸡头米羹、小馄饨、生煎、汤包、糕点,想吃什么,财务总管剑锋直接埋单,连每日晚上的酸奶也提前备足,家人般的照顾温暖贴心。最后一日,我们奔赴同里古镇,剑锋依然提前为大家订好了四人间的青年旅舍。只是,与浮生四季相比,同里的青年旅舍没有上下铺,却也因此让大家觉得欠了那么一点点当年的味道。
转校园逛博物馆走老街寻常处也有别样风景
青年旅舍提供租单车服务,在市区的两天时间,我们这四个“老男孩”便努力装扮成学生的模样,背上相机,骑上单车,绕行苏州。既然是青春追忆的主题,大学校园自然是少不了的景点。第一站,我们就去了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原名东吴大学,坐落在苏州古城内,已有114年的历史。校园里古树参天,建筑别致,非常漂亮。应该是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我们慢悠悠地骑行在校园里,看着那些青春年轻的面庞,好色的侃哥忍不住四下张望:“呀,苏大的美女可真多啊。
在一座古旧的教学楼前,剑锋和我推开了一间空教室的门,剑锋坐在座位上对我说:“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我们远在西北的兰州大学呢?
大学永远是个承载回忆的地方,从苏大出来,我们将整个下午的时光全部交给了苏州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回忆录,它标记着城市的出生和经历。这座由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造型独特,别具风格,绝对是到苏州必看的一个景点。尽管从数量上看,苏州出土的文物并不多,但展览却做得小而精致。四个人慢慢地转,侃哥笑称:“即便看不懂要花门票的苏州园林,好歹能从免费的博物馆里感受到苏州的文化和历史。
晚上的时候,我们又骑行到了苏州著名的文艺街——平江路。这里有猫的天空之城,有各种各样的文艺小店和酒吧。闲适的人们随意搬把椅子横坐在河岸边,夜色静谧,听着近旁酒吧传来的摇滚,以及远处传出的悠悠的昆曲,人声、水流声都交织在一起,好像这繁杂的世间生动而又鲜活,放下工作的心情变得简单而美好。
佳郁喝着奶茶说,苏州城跟我们一样,有着一颗不老的文艺心。
将穷游走成十足文艺范用旅行找回再出发的勇气
行走苏州,我们并没有选择匆匆忙忙地看需要门票的园林和景点,而纯粹走成了穷游。三天时间,四个人的开销不到2000元。如今早已算是土豪的侃哥笑着说:“当年大家没钱,没有机会一起去看世界。现在各自经济独立,反而又将旅行走成了穷游。这种感觉,很特别。
苏州的古城值得慢慢阅览,金鸡湖对岸的新城也值得期待。我们专门抽出一个下午,去新城感受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小蛮腰”依然在建,金鸡湖公园上打着非洲鼓的孩子们笑得无比灿烂,湖边堂吉诃德的塑像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新的苏州城,的确很都市化。
最后一天的旅行,大家从苏州古城坐车赶往了同里古镇。由于商业气息太重,我们并没有对同里充满过多好奇,倒是景区北面的一条安静的老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抽烟的大爷,晒被子的大妈,这些生活化的画面,才赋予了古镇真正的灵魂。我们像当年在翠英山时一样,挨个坐在青石板的台阶上,说说笑笑,看着河水静淌,看着树叶摇晃。“我一直在想,大家能天南地北来到一个宿舍,生活四年,缘分非常奇妙。
30岁的年纪,多数的我们被生活所束缚。这趟行走,不仅是为了弥补大学时的遗憾,也是为了找回更好的彼此和自己。缅怀的意义,不在于祭奠,而在于新生。犹然记得在平江路的那晚,四个人一起在猫的天空之城给现在居住在我们当年宿舍的孩子们邮寄了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自的祝福。佳郁在上面写的那句话真挚而又感伤:一份兄弟情不隔千山万水,两张高低床定格青春记忆。
行者自画像
吴佩(图一最右)
科技记者,舟山人在外地,全国各地乱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农村。自认为旅行的意义,在于放空自己,不断地遇见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