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那些值得一去的老房子

记者
黄辉亮;唐兰; 通讯员 黄莹莹
四合院、马头墙、石屋、石库门,舟山的老房子静静地伫立:那院落,那天井,那深巷高墙,曾经上演过一幕幕古老的传奇……
立于宅前,无论正看侧看,你都会感受到那灿烂的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文化扑面而来。
吴家大院最有看点的是雕饰。最不可错过的,在后院那连接前后院的东西围墙上——围墙两头小长方框内有两副对称的灰塑图,其色灰淡,若不专程去寻,定被忽略。这两幅图被翁源昌称为定海旧城水乡微缩版。
许毅住宅:“拐弯抹角”处处有惊喜
位置:东大街127-131号
古城东大街,原是城市的中心。这里的民居墙瓦多斑驳古旧,1932年铺设的石板路也因常年的纷沓,变得油光。原址东门头关圣庙旧衙门上所建的“许毅住宅”不同于东大街与芙蓉洲路交集处连着的其他名宅,它没有王家大屋的豪华气派,也不曾如刘坤记那样沧桑,更未见同施家那样几易兴衰,它更像是一个邻家姑娘。
岱山双合村
位置:岱山岱西镇
大约500年前,双合村就成了采石人的天堂。数百年的人工开凿,打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石景:高耸挺拔的石峰、势如刀削的石壁、曲径通幽的石廊。
灯塔村:远东第一灯塔,凝聚村魂海脉
位置:嵊泗县花鸟岛西北部
花鸟灯塔,远东第一灯塔。
共裕村刘家老宅:罕见的17扇石窗
位置:盐仓街道叉页河社区共裕村
距今200余年的刘家老宅,有着令人惊奇的石窗。
小沙傅家老宅:最是那寓意丰富的格扇门窗
位置:小沙光华社区
傅家老宅,建筑面积1284平方米,在整个舟山规模也算大的。
特别感谢翁源昌对此主题提供的资料支持
四合院、马头墙、石屋、石库门,舟山的老房子静静地伫立:那院落,那天井,那深巷高墙,曾经上演过一幕幕古老的传奇……
不长的假期,寻常的周末,拎上包、背着相机,或三五成伴,或一人独行,去这些舟山老村落、老屋里寻觅独特的记忆吧。
古城老宅一日游之 定 海 城 区
王家大屋:定海砖雕宅门的杰作
位置:定海城区东管庙弄51号
王家大屋,属于清代建筑,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融入了徽派砖雕技艺。原有前后三进,现存仅为第一进走马楼。大屋高墙飞檐,白墙青瓦。院内木窗花格精雕,天井女儿墙上嵌有菱花桶窗,走廊围柱花顶,柱头根根有兽头和人物故事雕饰。
王家大屋:定海砖雕宅门的杰作
位置:定海城区东管庙弄51号
王家大屋,属于清代建筑,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融入了徽派砖雕技艺。原有前后三进,现存仅为第一进走马楼。大屋高墙飞檐,白墙青瓦。院内木窗花格精雕,天井女儿墙上嵌有菱花桶窗,走廊围柱花顶,柱头根根有兽头和人物故事雕饰。
立于宅前,无论正看侧看,你都会感受到那灿烂的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文化扑面而来。
吴家大院:在这里遇见绝妙旧城水乡
位置:前府街7号
吴家大院是定海老宅的“名角”。其主人吴兴馀是名扬海山的“丰泰隆”老板,还是一位艺术家、收藏家和鉴赏家。
位置:前府街7号
吴家大院是定海老宅的“名角”。其主人吴兴馀是名扬海山的“丰泰隆”老板,还是一位艺术家、收藏家和鉴赏家。
吴家大院最有看点的是雕饰。最不可错过的,在后院那连接前后院的东西围墙上——围墙两头小长方框内有两副对称的灰塑图,其色灰淡,若不专程去寻,定被忽略。这两幅图被翁源昌称为定海旧城水乡微缩版。
一为拱桥乌篷图:清流淙淙,拱桥乌篷。石拱桥上有四角亭子,桥下碧波粼粼,很有一派“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的闲情逸志。
一为鸭子戏水图:河岸一丛芦苇,低垂的芦叶下,有水鸭二三只,或悠闲理羽,或直颈欲往水中游,犹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大院建于1919年,是旅沪商人许氏兄弟在老家建造的中西合璧式的大宅院。
许家大院已有了现代建筑的风格,圆形的山墙与传统民居不同,它的大门,是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样式,大门横框上砌成了圆弧形。现在的许家大院,还保留着西洋的门窗,镶嵌着彩色的花窗玻璃。走进室内,还能见到百年前的西式壁炉,在那,你会嗅到老上海的海派味道。
许毅住宅:“拐弯抹角”处处有惊喜
位置:东大街127-131号
古城东大街,原是城市的中心。这里的民居墙瓦多斑驳古旧,1932年铺设的石板路也因常年的纷沓,变得油光。原址东门头关圣庙旧衙门上所建的“许毅住宅”不同于东大街与芙蓉洲路交集处连着的其他名宅,它没有王家大屋的豪华气派,也不曾如刘坤记那样沧桑,更未见同施家那样几易兴衰,它更像是一个邻家姑娘。
站在许毅住宅,青石板铺就的院子里,听不到外头的车水马龙,商贩吆喝,关起大门,是另一个世界。而这里的雕饰,“拐弯抹角”处处有惊喜。二楼屋檐下长长相联的花叶缠绕的透雕飞罩,每间飞罩中还间隔两个圆形的花垂。这在其他民居中很少得见。正楼底层5根方形明柱上的“牛腿”,布满了盛开状的牡丹木雕,柱下皆有八角形青石柱础,在定海老屋中保存尚好,喜鹊登梅图、松鼠葡萄图,雕工精细,清晰可见。
古城老宅一日游之 岛 城 篇
在这里,你眼所见的、手所摸的、脚所踩的,都是石:石墙、石门、石窗、石柱造就座座石屋;石路、石阶、石条、石板地连成条条石弄堂;石井、石凳、石桌、石磨、石捣臼组合成石居生活。
村后陡峭的石壁,如刀削斧劈般笔直,零落的古木衬着灰红的石壁。村中留守多为老人,人去屋空,藤蔓绕墙封面,别是一番沧桑味道。
位置:车至沥港轮渡码头,有来往于大鹏与沥港间的轮渡,来回船费只需5毛,且可载一辆私家车上岛。
大鹏岛曾是金塘海运要塞,岛上光船商富户就有数十家,留下了不少明清和民国初年的大宅院。
大鹏岛曾是金塘海运要塞,岛上光船商富户就有数十家,留下了不少明清和民国初年的大宅院。
岛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是刘家大屋,庭院深深,绛红廊柱斑驳,住着年近九旬的老人。气派的杨家大院,雕花镂石,“关西旧风”诉说着儒商信义;王家大屋,是独特的二层木楼,屋门上的彩色玻璃格外耀眼;独门独院的七架大屋沈家大屋,门梁上雕龙画凤,伴着陈年的燕子窝……
历史村落两日游
海岛秀才村石马岙
位置:岱山高亭
都说岱山人聪明,从於氏的秀才村可见一斑。
海岛秀才村石马岙
位置:岱山高亭
都说岱山人聪明,从於氏的秀才村可见一斑。
秀才村的选址很有讲究:三面青山环抱,村旁一条溪流,奔向大海。与一般海岛村落以海而渔不同,这个村落以“耕读传家”。
环境影响心性。小小的山坳,於氏一家族竟出了1名举人、3名贡生、22名秀才、10名太学生、28名国学生,六品、八品、九品顶戴5名,成为名副其实的秀才村。
理所当然,这儿就有了秀才楼。石马岙史上20多位秀才及贡生、武举人中,有4位从这幢楼里走出来。如今,在秀才楼的大堂前间,仍能看到幸存下来的秀才捷报单。而秀才楼外,还有一座石马庙。庙里有一座小亭子,亭子里是一匹石马,而石马的故事待你慢慢去寻了。
岱山双合村
位置:岱山岱西镇
大约500年前,双合村就成了采石人的天堂。数百年的人工开凿,打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石景:高耸挺拔的石峰、势如刀削的石壁、曲径通幽的石廊。
村里的建筑,自然也带有石头的特色:这儿的墙壁、台阶,都是石块垒成,石头房上爬满绿色植物,非常好看。
历史村落三日游
村落到处是怪石奇礁、摩崖石刻,其中以“东海云龙”元宝石最为奇绝,被誉为东海第一奇石。
峙岙又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海岛渔村,在那古朴素雅的石屋、石巷间行走,你会遇见会做渔绳结的刘有九老人、山顶独守悠然村的许永康老人、穿着古时服装的百岁夫妻……
灯塔村:远东第一灯塔,凝聚村魂海脉
位置:嵊泗县花鸟岛西北部
花鸟灯塔,远东第一灯塔。
村居民宅依山面海而筑,石墙青瓦、质朴依然;逶迤古道、青苔浮迹。古塔、古屋、古道,夹以百年古树,无不让人感叹忘怀。
古城老宅一日游之 城 郊 行
新碶村里韩家6号民居:方寸之间写人文
位置:临城街道
韩宅已有300多年历史,100年前的一场大火将韩家走马楼夷为如今的菜地。
位置:临城街道
韩宅已有300多年历史,100年前的一场大火将韩家走马楼夷为如今的菜地。
现存建筑为曾经的佣人用房,由此依然可窥其繁华之一斑:台墙门正、背面皆有漂亮的雕饰,如双狮戏球图、孔雀图,“居安家风”、“梅兰竹菊”与有佛家色彩的“卍”字纹。
共裕村刘家老宅:罕见的17扇石窗
位置:盐仓街道叉页河社区共裕村
距今200余年的刘家老宅,有着令人惊奇的石窗。
老宅东西山墙及后墙全是石窗,其中一个院落的外墙上竟有十七扇,这在整个舟山海岛传统民居中很少见。
200多年的风吹日晒,石窗雕刻图案依然清晰夺目,让人惊叹。
小沙傅家老宅:最是那寓意丰富的格扇门窗
位置:小沙光华社区
傅家老宅,建筑面积1284平方米,在整个舟山规模也算大的。
傅家老宅最为可看的便是那八扇格扇门。格扇门上为格心、下为裙板,傅家老宅的格扇门窗,充分利用了棂条间、棂条与镂刻花板间的相互榫接拼联的可能性,组成了外观精巧、变化丰富的纹饰图案,雕刻精美,寓意丰富。
柳行村:群岛“第一巷”
位置:定海区金塘镇柳行村柳行路十弄14号右侧
柳行,因村中河岸柳树成行得名。清光绪年间,柳行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街市,是如今舟山仅存的海岛乡村古贸文化村——河岸建筑面南而筑,前店后院、上舍下店,特色鲜明。
位置:定海区金塘镇柳行村柳行路十弄14号右侧
柳行,因村中河岸柳树成行得名。清光绪年间,柳行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街市,是如今舟山仅存的海岛乡村古贸文化村——河岸建筑面南而筑,前店后院、上舍下店,特色鲜明。
而柳行村徐家“司马第”,则是定海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官邸。建筑规格之高、雕琢之精,在定海难得一见,且来历极富神话色彩。主体建筑毁于大火,仅存一道墙门、一堵照壁、三间门厅,但已足见官邸气派。


协成里王氏民居:充满人文韵味
位置:白泉镇繁强村协成一弄7号
来到协成一弄,一眼就能看到依地势而建的王氏民居。民居雕饰极为丰富:可以看到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寿星笑吟吟地看着一个欢快的儿童,衣裙飘逸的仙姑回望欢跳的梅花鹿,还有神采飞扬的龙组合图、如意笔架、方形矮几、插着书画卷轴的落地花瓶等。
位置:白泉镇繁强村协成一弄7号
来到协成一弄,一眼就能看到依地势而建的王氏民居。民居雕饰极为丰富:可以看到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寿星笑吟吟地看着一个欢快的儿童,衣裙飘逸的仙姑回望欢跳的梅花鹿,还有神采飞扬的龙组合图、如意笔架、方形矮几、插着书画卷轴的落地花瓶等。
除了雕饰,起翘的脊翼,是舟山民居的一大特征,它们多像燕子、麻雀的尾巴。但王氏民居,却有着极为优雅“凤凰尾巴”样的脊翼。展示老屋卓尔不群。
“炭山刘”宗宅: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位置:白泉镇水管口下文三弄4号
都说“炭山刘”宗宅有着极好的风水。“左有青龙山为青龙,右有黄山潭为白虎,前有直水路花桥头,后有竹家尖稻蓬岗”。如今“炭山刘”宗宅后山还有不少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清澈溪水从山坳间顺势而下,环绕村落而去,确是一个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位置:白泉镇水管口下文三弄4号
都说“炭山刘”宗宅有着极好的风水。“左有青龙山为青龙,右有黄山潭为白虎,前有直水路花桥头,后有竹家尖稻蓬岗”。如今“炭山刘”宗宅后山还有不少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清澈溪水从山坳间顺势而下,环绕村落而去,确是一个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马岙唐家老屋:诉说当年的繁华与旺盛
位置:马岙唐家街西侧
清道光初年,一条300多米长的唐家街应运而生,至咸丰末年,唐家街成为当时马岙文化、经济、贸易中心。曾经辉煌的唐家街,经过战乱,如今保存完整的只有位于街道西侧的唐家老屋了。
位置:马岙唐家街西侧
清道光初年,一条300多米长的唐家街应运而生,至咸丰末年,唐家街成为当时马岙文化、经济、贸易中心。曾经辉煌的唐家街,经过战乱,如今保存完整的只有位于街道西侧的唐家老屋了。
走进院落,这座仅为一层的清中晚期三合院,十分古朴。
翁家岙宗祠:山腰上有龙宫
位置:普陀区展茅镇郑家山下的翁家岙
雨后的展茅翁家岙恍如世外桃源,错落有致的“石头屋”点缀青葱的山脚。只有200余户人家的翁家岙,是舟山海岛翁氏开枝散叶的发源地。
位置:普陀区展茅镇郑家山下的翁家岙
雨后的展茅翁家岙恍如世外桃源,错落有致的“石头屋”点缀青葱的山脚。只有200余户人家的翁家岙,是舟山海岛翁氏开枝散叶的发源地。
建于清初的翁氏宗祠,悬挂着赫赫有名的“六桂堂”匾。宗祠本身并没有恢弘的气势,精美的雕刻,但却因为石头村的宁静,站在宗祠中,心灵立刻宁静。
在郑家山山腰上(海拔260米处)有一座修建于1900年的龙宫。龙宫面阔1.14米,进深1米,虽有上下两层,它却是世上最小的龙宫,柱子上写着“随时变化”、“到处流形”。这个龙宫很不好找,如果没有当地人带领,你一定会与它错过。


大青山西岙村:朱家尖岛最早海边人家的安居之所
位置:普陀朱家尖街道西岙村
看西岙村有两个方式,身在其中慢慢游走,或是在大青山风景区眺望村落全貌。
位置:普陀朱家尖街道西岙村
看西岙村有两个方式,身在其中慢慢游走,或是在大青山风景区眺望村落全貌。
大青山自不必说,站在海拔378余米高的大青山山顶,眺望碧海、金沙的西岙民居,宛如仙境。而走进西岙村,这里还有一片古树林,100多棵参天古树,郁郁葱葱,走在树林里,你绝不会想起你是在大海边上。
这可是朱家尖岛最早海边人家的安居之所。如今,要看原生态的渔村生活,可以来这儿。
后一篇:吃货吵架 阳澄湖大闸蟹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