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2014-08-22 13:29:14)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黄俊;王方艳

8月17日,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的重头戏——智能航行大赛在浙江海洋学院游泳馆举行,这是“海院战队”最想突破的项目。
    
海天一社”的队员们将孕育一年有余的“东海科技号”小心放下水。忽然大家发现防水盖板似乎有些松动,社长抿了抿嘴唇敲了敲盖板将它固定,以防发生意外。团队的无人测量船驶离泳池边,穿过一个个“门框”,评委们纷纷点头,“这船体虽然很庞大,但操作灵活性很高! 
    
团队因此摘得了该项目的2个特等奖,海院学子在家门口首次获此殊荣,而同场竞技的海院的另一个船模团队“驰风社”也成功卫冕了该项目一等奖。
    
纵观今年所有的比赛项目,“海院战队”一举拿下了7个特等奖、5项一等奖和7项二等奖,东道主光圈闪耀全场。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零的突破,前所未有的收获
今年参赛的254件作品来自全国26所高校的400多支队伍,白热化竞争。
    
经历前两届比赛的磨炼,“海院战队”终于有了零的突破,质的飞跃。在随后进行的创意设计类比赛和竞速比赛中,“东道主”又再次揽获了5个特等奖。
    
“海天一社”的指导老师王化明坦言,如果说他的团队参加创意设计类优势在于创新,那么智能航行取胜的关键是技术性,他们善于“琢磨吃透”比赛规则。智能航行比的是速度和重量,在保证速度基础上,增加重量优势。这次参赛的“东海科技号”在设计上,增加负载后整船重量达到8.51KG,是普通参赛船的5倍多。该船是两架双螺旋桨的船模拼起来的双体船,这样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它的载重能力,以及它行驶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双体船左右螺旋桨的距离,提升了船体转弯的灵活性。
    
“海天一社”是海院战队的主力团队,虽然一部分人第一次参加比赛,但将近一年的精心准备,终于让他们初尝了胜利的甜蜜。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带着遗憾,年轻“创客”继续驰骋
和“海天一社”同场竞技的还有本科学子的“驰风社”,这一次,他们略带遗憾地卫冕了智能航行大赛一等奖。对于即将毕业的社长林越来说,这次本是他最后的圆梦机会。
    
赛前,文化路的舟山新区创客空间一直是驰风模型社的大本营,这是一支崇尚自由的队伍,一群真正热爱模型喜欢“天马行空”的孩子。
    
他们的手艺几乎是四处“偷”学来的。趁着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实习的机会,林越学习实际的造船经验;社员陈一飞去杭州富阳某地学习专业的喷漆技术;社员徐麟鑫给前辈打下手、学习画图;全社团成员,还在假期去了朱家尖的樟州湾,跟着老船匠小蔡师傅学做古帆船……
    
这群90后的“创客”精神并不是说说而已,他们曾在长峙校区的驰风专用实验室里,为同学们免费提供模型材料进行组装;还引进舟山外的“创客”新思想,请优秀人才为社团成员开讲座;甚至自费外出调研,参观了上海“OI·CHINA”展会(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
    
此次比赛中,他们虽然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平了往届取得的成绩,但小伙子们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明年,特等奖,我们拿定了! ”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院战队”第一次收获特等大奖,且一口气拿了7个

                     
一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高竞赛
学生、老师苦苦追逐的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最高层次、最大规模与覆盖面最广的竞赛,参赛学校基本涵盖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
    
“今年,恰逢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装备落后,中国的舰船没有日本跑得快。 ”在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开幕式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在致开幕词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这也是这次大赛中的仿真模型制作中我们选择了舟山市仿古木船‘绿眉毛’号和北洋水师铁甲舰‘定远号’的意义所在。 
    
参赛作品几乎都是纯手工打造,甚至很多细节都坚持手工出品。不少设计制作者透露,为了更好地制作仿真船,他们专门花时间研究了《北洋海军舰船志》,深度了解北洋水师铁甲舰之后再进行仿真、创新。随着一条船模的完工,大家对甲午战争的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大赛提供的是一个展示平台,来自全国船海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思维和视野,学习和宣传船舶文化,从学校开始积极投身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创意模型设计和制作实践活动中去。

关注微信号:WCZK_2013
或搜索公众号:望潮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