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2014-08-12 09:25:14)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唐兰

一个城市的气质,是无数人气质的集合,同时它又会潜移默化地定格一个人的气质。
    
现时的舟山城区,分为三个组团,西边是历史悠久的定海古城,中间是鳞次栉比的临城新区,东南则是蓬勃发展的渔都港城沈家门和东港。三个组团,若以新城为中心,另两个城区与临城的中心距都在10公里左右,即便是东边的普陀与西边的定海,相距约不过20公里。狭长型的分布带,距离不长,但三个城区居民的气质,却有明显差异。即便以休闲生活的格调,亦不相同。
    
沈家门人阿蒲直来直往:“定海人相对比较传统,沈家门人则是相对开放和包容。 
   
临城的伊洛这样评价定海人:“定海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文化味更重,也更安静。不少定海友人,喜欢琴棋书画,喜欢花鸟虫鱼。 
    
而定海网友这样评价自己:“定海人性格看上去比较文气,稳重,有修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老城关镇的人,骨子里有点保守
状元桥不在了,钱兴国还是习惯性地说,自己就住在状元桥下,一住58年。
    
这个老城关镇人,生活在相对狭小的圈子里,每日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于中大街。他对定海有着一种固守的情结,因为他的事业和生活都在中大街的“钱氏船模”店里。
    
30多年前开始做船模,至今没改行。 3年前,他曾被邀请去朱家尖“海上布达拉宫”开工作室,但他和许多定海人一样,因为定海到朱家尖的距离,而最终放弃了那次机会;去年,收藏家协会的友人请他去临城开工作室,并提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他思考了良久,一面是新城,一面是守了十年的中大街。辗转反侧,他怕就此对中大街分了心,又再次婉言谢绝了。
    
同样在3年前,钱兴国就对曾经到访的记者说,他想建一个船模陈列馆。但这个愿望,至今仍没有实现。
    
生长在状元桥下的钱兴国,代表着定海人的一种特质,做事“三思”。这也许跟定海的地貌有关,以丘陵为主的定海,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定海人或多或少,多了份农人谨小慎微,少了份风驰电掣、雷厉风行。
    
如今的钱兴国,也会不时停下看看中大街新开的店面,与那些年轻人交谈,一次次地重复说,“我们应该多向你们年轻人学习,学习你们先进的理念。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看书,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定海人的休闲方式
定海,从唐宋时期起,就成了舟山“官老爷”的所在地,是舟山政治文化的中心。早在1938年,定海就有了舟山第一座现代图书馆,位于当时的县前街;1950年,定海又有了舟山最早的文化馆;1952年有了电影院(人民电影院);1956年,建起了图书馆(定海县图书馆),因为这些,定海人也成了舟山公认的最具“书生气”、“文艺范”的人群。
    
85后“海豚”的初中时期,常常出没于小书店,看一天一元一本的图书,快的时候他每天可以看上三四本。在没有丰富电视综艺节目、移动网络的时代,阅读是他最偏爱的休闲方式。
    
“海豚”还记得,工作之后一个巧合,他在网络上看到了甜点读书会的信息,便主动加入,认识了一批爱读书的人。他们的读书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活动态势,地点也选得很文艺,有时在咖啡馆、个人工作室,甚至还去过三毛故居。
    
为了找寻契合读书会的书,“海豚”会坐上公交车,到图书馆“大海捞针”;为了看自己喜欢的作者:东野圭吾、村上春树、莫言,他会去图书馆“追星”,有时一看就是一天。他说,“我的世界观是网络与书籍给我的。 
    
舟山人也特别喜欢把书和定海联系在一起,今年,定海图书馆办起了“书香定海”全民读书节。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在收藏协会登记的,定海人占大多数
每个周末的上午8点多,收藏爱好者王海峰,就会来到中大街逛“地摊”,淘旧货。
    
这个只在定海出现的“古玩”地摊,已经10多年了。它从南珍市场,到海山公园,再到御书楼旁的昌国路弄堂,辗转到了现在的中大街。尽管规模不大,摆摊的都是熟面孔,王海峰还会时不时到这里走走看看,联络感情。
    
2001年,王海峰,玩起了有舟山特色的黄杨吉子。开始是集腋成裘,毫无目的地买,现在东西一多,就有了比较,会在网上找资料、翻阅图书,找老木匠、雕花匠、老百姓去了解……慢慢地精、专起来。这样一玩14年,成了收藏黄杨吉子方面的专家。
    
王海峰介绍,舟山市收藏家协会登记在册的有70%以上是定海人。他们很多都是有着十几年藏龄的老藏者。在这些收藏者中,公务员、事业单位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又是多数。定海人爱收藏,王海峰说,是应了地域文化的特性。定海的乡土文化,培养了本地人更多地通过读书、科举出人头地,而这样的人更容易去接触古玩和收藏。
    
作为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定海,相比其他地区有着自己的“底气”,那些收藏、文艺的圈子,大多是从定海兴起来,之后渐渐感染到其他地区。
定海,和那些保守,文气,内敛的定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