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2014-07-25 15:59:36)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黄辉亮

对外地游客来说,黄龙岛上,最负盛名的是悠然村和那位叫做许永康的老人。
    
沿着峙岙村蜿蜒的石台阶,一路向上,十余分钟后经过一座“天后宫”,不多时,就到了山顶。驻足四顾,满山都是面海而造的坟墓,座座气势恢宏。经过数座坟墓,眼前一片郁郁葱葱,一座幽静的院子出现在眼前:推开竹扉,迎人的是常春藤,从密实的常春藤枝叶间寻见了一块木质匾额,上书三字:“悠然村”。
                        
邻鬼而居,黄龙岛的陶渊明
半掩的竹扉上,左右写着“鬼”、“邻”二字。“鬼邻? ”我想着是邻鬼而居的意思,不料一念,从小跟着许永康学书法的佩佩笑了,“是邻鬼! ”愣了一秒后,我豁然开朗:鬼邻是被动为之,背后是孤寂;邻鬼却是主动选择,背后是一种气魄,这才合主人意。
    
听得人声,常春藤间身影一闪,一位身着白色对襟短衫的老人笑盈盈地走了出来。正是悠然村的主人许永康。藤架下,和他喝茶闲聊的老人笑着相问,像迎故人来:“来了?来了! ”
    
许老打来一盆清冽的泉水,放在石桌上,招呼我们洗去满脸的汗。放下毛巾,我迫不及待地将悠然村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
    
斜对着门的位置,靠墙立着一块斑驳的石条,上面是许老的亲笔草书:“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和门扉上邻鬼合起来看,怎么看怎么奇怪,我忍不住问:在石碑上写这句话,是为了壮胆吗?许老仰天大笑:我是儒家唯物主义,孔子都不信鬼,我更不信了!这才知,门口此鬼非彼鬼,而是鬼谷子之意。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告老还乡,高瞻远瞩兴旅游
在那座藤架下,就着一杯清茶,许老追溯了他结庐在此的来龙去脉。
    
许永康出生那年,是1937年,当时他的父亲已54岁。老来得子分外宠,家里又有自己的渔船,生计不愁,许永康读私塾,背《三字经》《百家姓》。
    
1950年,一场海上事故沉没了所有家产,13岁的他只得放下书本,成为打渔人。
    
1956年,中国水产公司上海捕捞队来黄龙招人,许永康是峙岙村两名幸运者之一。
    
人在大上海,心始终系于黄龙。 1990年,53岁的许永康提前告老还乡:“改造了30多年了,总该放我回家了吧? ”
    
回到黄龙,许永康赋闲在家。
 
妻弟开了一家棒冰厂,他就每天在村政府门口卖棒冰,无客时就自顾自画画。上世纪90年代初的嵊泗,仅有一个基湖沙滩,上海的游客们会专程来黄龙拜元宝石,每天足有数百人。他们总会在许永康的棒冰摊前驻足,顺便问上几句黄龙的事。
    
一个元宝石,竟有这么多人看,许永康动了发展旅游的念头。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悠然村,带火了黄龙旅游
只有一块元宝石不够,许永康就给散落山间的石景一一命名:元元门、诸葛亮帽顶、海鉴、海龟下山、仙狐抱石、一指泉、仙印石、河马戏水、灰熊啸天等,名字贴切而雅致。他借了2000元开山修路,将元宝石与散落山间的诸多石景串联起来,在元宝石对面的山顶上建石屋、盖凉亭,并在里里外外栽花种树,取名“悠然村”。
    
那几年,冬日里,他和老伴在山间铺石板;夏日,就在山间拔占道的草。
    
他为石景一一拍了照,贴在一块木板上,用红色的塑料绳串联起来,做成朴拙的导游示意图。由孙女做导游,将一拨拨游客带上山来。
    
悠然村,则成了游客们的栖息地,最忙的时候,全家人都在石屋里烧菜。悠然村声名远播,江苏、上海的游客慕名而来。一年后,乡政府成立了东海石村悠然旅游发展公司,将悠然村定为黄龙旅游开发服务部,由许永康担任经理,元宝山的门票也从他最初定的2元涨到了6元,旅游发展得有模有样。
    
1991年,郭沫若的儿子郭博造访悠然村;2007年,当时的副市长来到悠然村,提笔写下了“石墙青瓦见黄龙。 ”这座别有野趣的悠然村,来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喜欢在悠然村里,与这个古怪又乐观的老头耗上一下午的时光。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旅游发展不起来,他无法瞑目
数年后,小儿媳和老伴相继病故,孙女离开了黄龙,大儿子又得了病。许永康成了光杆司令,家中频遭变故,他也没了那份拼搏的心境。嵊泗的旅游蓬勃发展,五龙乡“东海渔村”名声渐响,渐渐地,黄龙被淡忘了。如今,黄龙岛空有名声在外,再无游客纷至沓来的盛况。
    
山顶的坟墓越造越多,许永康十分着急:“太影响观光感受了,如果拆,我愿意先从我家的坟开始。 ”
    
许永康从屋里翻找出了“黄龙旅游开发服务部”的牌子,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他环顾悠然村,怅然若失:“是啊,这里20年没变了! ”
    
黄龙,山上可以凭借自然石景发展旅游文化;山下村里发展渔业文化,开发老一辈的渔具、渔绳结、渔歌号子等;沿海,礁石沙滩戏水……就这么念叨着念叨着,老人已经到了78岁高龄,“黄龙旅游发展不起来,我死不瞑目! ”
    
下山时,路过许家石屋,客厅门口的桌子上,摊开着一本泛黄的书,四下散落着写好的毛笔字。那一瞬,映着傍晚的余晖,老人一直笑容灿烂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老了,怕孤独。 ”
78岁老人依然有梦——让黄龙旅游火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