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高考:奔往现实社会前的演习

(2014-06-27 13:52:32)
英国高考:奔往现实社会前的演习

倪望真

每年六、七两月,对于高考的记忆总是被不自觉地唤起。 12年前,我好像一个拳击手一样,虽然已经被各种大小模拟考和奇怪的知识点攻击得鼻青脸肿,却还是要坚持上场和全国的考生们一较高下。父母更好像是我的教练,不但全程在场外等候,还要为我端茶送水递风油精赶蚊子,把我像国宝一样360度照料。
    
那时候他们都说,这将是改变你命运的考试,一旦成功,你将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这好像是对着一个拳击手说:击败对手这一次,你得到的奖金,足够让你享受一生荣华。
    
当然,现实证明,那时的“他们”,都太过夸大高考的意义了。
    
来到英国之后,我常常会和不同的朋友聊起高考的话题。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便是无论在东方西方,进入大学都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然而,相比于中国高考“寒窗十年,孤注一掷”的激进,英国的高考更像是孩子们进入成人社会前的一场演习,它不是一个历时两日的战斗,而是一套流水的完整体系。
                     
选课——申请大学前的战略性布局
在通过高中会考之后,英国学生们便进入了他们的“高三”——A Level。在这一年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来学习同样的课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与今后想要学习的方向来选择课程(想要学化学的同学,就不用非得考语文啦)。由于大学会参考得分最高的三门课成绩,学生们一般会选择四五门课来降低在考试中发挥失误的风险。
                        
选大学——微型的求职过程
在大学选他们之前,英国学生们需要选出几个他们向往的学校,并向这些大学发出申请。申请的过程和成人世界的求职十分类似:写简历、呈请信等,以争取面试机会。不禁感叹:他们的求职演习,从高中就开始了呀。
                      
大学面试——分数高不如人品好   
面试是英国“高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面试官除了测试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注重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换句话说,如果你人品好,分数低点也不要紧啦。在面试完后,各大学会告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分数要求:给教授们留下了美好印象的幸运儿们,有时只要拿到3个C就能进到一流的名校;而面试表现不佳的学生,可能只好勤勤恳恳地拿到3个A才能被录取。
                       
名落孙山——机会靠自己争取   
英国的学生们一般会在面试完后选择两所大学作为第一与第二志愿。可是,万一大考过后,两个学校的最低分数要求都没达到怎么办?没关系,在所有常规的大学录取结束后还有“清仓”阶段。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大学没有招满人数,学生们可以打去电话游说他们,希望能够成为替补名额。靠这样的方式,很多人还能挤进十分不错的学校呢。
    
总之,在英国人的概念里,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并不是两个被割裂的部分,相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年轻人尽快学会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定位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对于英国的高中生来讲,高考只是他们开始融入职业社会的第一步:成功了固然可喜可贺,失败了也有无数次机会重新再来。

    倪望真
    现居伦敦的舟山妹子。中英双语撰稿人,投资咨询师。热爱漂泊辗转,在行走中体悟人生。
英国高考:奔往现实社会前的演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