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图书管理员妹纸来场优雅邂逅

唐兰
环城西路,两头的新店在不断换脸,惟独98号的图书馆始终在那,见证了25年的城市变迁,成为了这个路段的精华。
环城西路,两头的新店在不断换脸,惟独98号的图书馆始终在那,见证了25年的城市变迁,成为了这个路段的精华。
2012年10月,原舟山市图书馆变更为定海区图书馆。房子没变,变化的是名字,是环境,走廊被定海渔民画装饰,简约却不简单,二楼中厅开放的“大众展览”吸引着读者驻足,四楼的“大众讲坛”把报告厅充实得满满当当,一切变得熟悉又陌生。
不再沉闷、不再严肃的图书馆
定海区图书馆陈馆长介绍,现在单位里几乎都是80后的工作人员。随着图书馆一系列培训考核的开展,以及不定期的部门争优评选,姑娘们从原先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到爱岗敬业,时刻微笑,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深植到心里。
定海区图书馆陈馆长介绍,现在单位里几乎都是80后的工作人员。随着图书馆一系列培训考核的开展,以及不定期的部门争优评选,姑娘们从原先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到爱岗敬业,时刻微笑,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深植到心里。
一年多来,在20多位女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馆组织开展了“首届定海区未成年人读书节”“大众展览”“大众讲座”等面向儿童、老人和普通市民的服务活动,常年推出的“您点书,我买单”的荐书活动吸引了20万人次的参与,创造了40万册次的借阅量。姑娘们正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定海城区公共文化的“第三空间”。
数字化的图书馆,要的不只是吸引
走进二楼阅览室,见到扎着马尾的汪俊。这个1986年出生的姑娘毕业于男生扎堆的电子科技专业。
走进二楼阅览室,见到扎着马尾的汪俊。这个1986年出生的姑娘毕业于男生扎堆的电子科技专业。
去年5月来到定海图书馆,从网站更新,设备的采购到网络维护、网络改造,汪俊都参与其中。现在的定海图书馆已经实现WI-FI全覆盖了,而她今年的首要任务是架构RFID自助借还系统,让定海数字图书馆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图书馆的工作是安稳的,但同时要当读者阅览室管理员的汪俊说,她最喜欢图书馆工作的原因是,能遇到不同的读者。
越来越多的老人前来定海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练习打字,她也与老人们成为了朋友。采访期间,65岁的徐阿姨正落座,汪俊亲切地打招呼“上两天都没见到您呢。”“对,我去海南玩去了。”徐阿姨请汪俊帮她调出了五笔输入法,“我把拼音忘得差不多了,学打字是为了与人更好地交流。在图书管理员的耐心指导下,我进步很快。”


“你是我的眼”,为盲人送听书机
这群年轻的女孩子,在职场竞争激烈的当下,选择了默默奉献、与书为伴。
这群年轻的女孩子,在职场竞争激烈的当下,选择了默默奉献、与书为伴。
1993年出生的傅佳颖,是一楼成人外借室的管理员,同时,她还担任着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全区的盲人送听书机。
傅佳颖会根据盲人的要求为他们下载好有声读物。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个是50多岁的语文老师,意外眼盲,喜欢听官场小说;一位是年逾70的老婆婆,要她下载圣经来听。对那些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的盲人,傅佳颖会将机器送到家中后,帮助他们调试机子,并手把手教会他们操作,一遍不会,就多教几遍,“这是很有意义的事,不会觉得累,因为可以帮助到别人。”“我喜欢在图书馆工作。”抱着一摞书,傅佳颖笑着说,“这里氛围很好,我总能见到积极向上的人。”
看着她们熟练地排架整架,看着她们美丽的笑容,你不想在这与她们来场优雅的邂逅吗?
后一篇:望潮街拍第二季 最终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