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钞票都去哪儿了

冷香清露
随着各类“去哪儿”的声音,又一年去了。同事们上班就开始四处致青春、致岁月、致各类消失的红包,甚至致正月里长了肉的腰和肥了的那张脸。
随着各类“去哪儿”的声音,又一年去了。同事们上班就开始四处致青春、致岁月、致各类消失的红包,甚至致正月里长了肉的腰和肥了的那张脸。
致青春的肯定不是正青春的人,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人到中年,甚至接近退休的年纪,我和最年轻的小伙伴都已是而立之年。听同事们最新的八卦消息,说领导们正在发愁,人家别说80后满天飞了,连90后小伙子都上班了,就咱单位没年轻人来。年轻人谁愿意来啊,天天对着文字写材料、看材料。每年写总结,人家洋洋洒洒写好几页,就我们,一句话结束了。有同事在单位里工作了十几年了,她说她的青春年华和美好容颜都纠结在单位仓库里堆放的那些书上了。她自我安慰说,要说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倒还是有东西看得见的,哪怕退休了,总还看得到自己工作时留下的痕迹。
除了致青春的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事们致的最多的就是“钞票都去哪儿了”。年长的同事们,对于消失的钞票不是心疼,而是茫然。与我同一个办公室的韩伯伯,上班第一天就问我,给孙女钱,哪种形式好呢?虽然孙女只有一个,以后的钱全是她的,现在的压岁钱也是以千计算的,但韩伯伯仍然觉得手上的闲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换一种形式给她。或许是因为,韩伯伯的老婆年前不幸去世,想将老婆那份对于孙女的疼爱持续下去,尽管孙女才一岁多,他已经想到未来的无限可能了。虽然我和韩伯伯通过网上查找的各类资料对比,以我们肤浅的目光计算了一下保险与银行的收入,最终依然没能选择出哪种形式对于一岁多的孩子来说是最具有价值的,但韩伯伯那份对孙女的疼爱肯定是无价的。
当然春节期间每个有家庭的人消失的最多的就是钞票了,因为压岁钱嘛。问邻居小孩,压岁钱收到多少,说收到8000元。心想,这孩子收到的倒是挺多的,没见他们家亲戚有多少呀。细问,原来外婆给了5000元。省吃俭用的外婆,一年收入才3万元,出手就给了5000元,那算是多的吧。问她父母给了她多少,她嘟着嘴说,太少啦,每个人才100元,还说备着当学费的。小时候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压岁钱是属于自己的。但有一天才真的明白,这钱其实仍然是父母的,或许有时候甚至是属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婆婆算了一笔账,说是从小就把压岁钱存银行,等到18岁的时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我笑婆婆,没把我们付出的压岁钱打个折扣,要不然工资不见增加,没有孩子的压岁钱这笔收入,我们拿什么发给别人家的小孩。婆婆自此打消了把她孙女的压岁钱存银行的念头。
单身的没有人情往来,但同事许姐的钞票依然消失了。许姐说,人家都在走亲戚,她就一人到省外走了走。也向往去异国他乡看看走走,但毕竟一个人的开销还是得有所准备的,万一生个病或者有个什么事情,没有依靠只能靠银行里的那点钱了。想法是美好的,一旦走了出去,哪能不买些什么,女人,一旦走进商店,怎么可能空手而归。于是,原本只打算花一半的,花了一大半,原本只打算玩个三四天的,结果玩到上班前一天才回来。
冷香清露
海岛妇女,面冷心热,懒人一枚,好吃懒做,玩物养志,写些文字,玩点摄影,看看电影,发发博客,当个看客。
海岛妇女,面冷心热,懒人一枚,好吃懒做,玩物养志,写些文字,玩点摄影,看看电影,发发博客,当个看客。
后一篇:十二星座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