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的理想家

(2014-02-24 15:57:11)
30+的理想家

吴佩

10年前,大概还是一个聊天可以谈理想的年代,我认识了台湾女生贞妤。在两岸大学生的交流活动上,我笨拙地向她抛出了又红又专的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贞妤回答我,她以后想做环保NGO,她梦想35岁之前就能环游全世界。
    
这是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听到NGO这个名词,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真的将环游世界当成理想。当时我也告诉她我的所谓理想:毕业后,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10年后,我到台湾旅行,在台北再次见到贞妤。在各自30岁的年纪,我的确做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她,不仅一直在做环保NGO,还成了生态学的讲师,更是一名兼职导游,经常带团去看外面的世界。“35岁之前真的能游遍所有国家吗? ”我问。“35岁游不完,那就等着40岁、50岁、60岁,反正我们都年轻。 ”贞妤笑着说。
    
30岁的贞妤看起来跟10年前相差不大,她有一个相处很久的男朋友,还没有结婚,还各自做着喜欢的事,不停地看世界。她说,爱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个人来陪伴,结婚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不是为了赶时间。“等到爱情成熟时再结婚,这是我的理想状态。 
    
中国人讲究三十而立,我身边的男男女女,过了25岁的年纪就都开始着慌着忙,父母催着你多挣钱早买房,催着你去相亲找对象,催着你早点结婚生孩子,不停地催着你生怕被别人家的孩子给落下,我们被别人的要求和时代的所谓理想挟持着前行,就真的忘记了理想最初应有的样子。仿佛一过了30岁,你的人生就应该进入另一种模式,你不应该闹腾,不应该不成熟,不应该再漂泊不定。
    
后来,在台湾旅行的途中遇见了一对开店的情侣,35岁的李抖抖有一份稳定的公职,还和相恋多年的女友一起经营着一家代邮卡片的小店,店面很小,生意一般,他们却乐在其中。世俗如我忍不住问:“开店不就为了赚钱吗? ”“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情,一起经历,其实就已经足够。 ”“那你都35岁了,为什么还不着急结婚? ”李抖抖笑笑说:“父母觉得,婚姻是我们自己的事,可以慢慢来,不着急。等时机合适了再结。 
    
恋爱是共同经历,婚姻不是最高目的;理想是享受过程,功利不是唯一注脚。有一阵子,我觉得台湾人个个都是哲学家,在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中,就活出了真的自己,就遇见了真的爱情,就实现了当初期许的理想。
    
听光头的郝大爷在央视的晚会上唱《突然想起理想这个词》,他唱:“没有时间弹琴看书,没有时间享受孤独,我的生活越来越浮躁……”可是,我们人生的路,仍旧漫长,慢慢来,不慌张,30+的年纪又何妨,照着理想的模样,慢慢地去生活。就好像贞妤说的“无论何时出发,我们都永远年轻”。
    
 2014年2月17日 晚11点 写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