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家尖一农妇想在过世后为世界作点贡献

(2013-12-24 10:52:02)

朱家尖一农妇想在过世后为世界作点贡献

刘一乐
    

当生命终止,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是化成一盒骨灰?还是捐献器官把生命的余热延续到别人的身体里?或者用遗体捐献的方式为医学科研做贡献?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只关乎个人价值观,无所谓对与错。
    

普陀区朱家尖街道64岁的胡文雅老人,想过世后把遗体捐献给相关医院或学校,供科研或教学使用。近日,她在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她说:“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记者从普陀区红十字会获悉,胡文雅已经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现在只需等待接收单位签出意见,老人即可获得遗体捐献卡。
    

据了解,今年以来,来普陀区红十字会签署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的志愿者已有10人,其中1例已经捐献成功。
                        

朱家尖一农妇想在过世后为世界作点贡献

捐献遗体是她多年心愿
胡文雅,穿着时尚,眉开眼笑,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记者采访她时,她一个劲儿地说:“没什么好宣传的,又不是一件大事情。遗体捐献只是一种选择,不同方式而已。 
    

与胡文雅交谈,你很难觉察她是个只读了三年书的农村大妈。
    

胡文雅家住朱家尖大洞岙,因历史种种原因,只读了3年书便辍学在家务农,但却甚爱看书,在务农和家务之余,总不忘看书读报。
    

“《舟山日报》在我小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订了,30多年从没间断。”胡文雅说,“我家还订了《健康与保健》《民主与法制报》《生活与健康》《现代家庭报》《读者》等报刊杂志,得益于多看书、看报,视野开阔了,思想也前卫了。 
    

在胡文雅的潜移默化下,一对子女也颇为优秀,儿子现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上班,女儿是普陀一名教师。孩子上学的时候,胡文雅跟他们讲“头脑清醒,品德端正”8个字;孩子工作以后,胡文雅又教他们“平安是福,知足常乐”8个字。“报纸上讲,目前捐献供教学和科研使用的遗体非常缺乏,我就想,活着没做过什么大事,死后就应该做点贡献,同时也方便家人,一举两得。 ”胡文雅说。
   

5年前,胡文雅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刚开始跟家里人聊起这事,遭到丈夫和孩子们的反对,他们总是说,太早了。以后再说了。
   

60岁后,胡文雅感觉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一年前,她做了甲状腺手术后,更加意识到,天有不测风云,人随时都可能会离开这个人世间。
    

今年,胡文雅再一次向家里人表达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今年我决定了,你们不要反对。 ”看着母亲坚持己见,子女们明白这是母亲的一桩心愿,便同意了。
                     

朱家尖一农妇想在过世后为世界作点贡献

老伴在她的影响下也欲捐献遗体
在农村,逝后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都讲究入土为安,把遗体捐了,以后我们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家人如是劝她。但胡文雅没有动摇。
    

“现在是新时代了,人要以新的眼光看待事物。人死了,遗体能用的,应该贡献出来。 ”胡文雅的想法很单纯,“每个人都要死的,迟早是要走这条路的。其实人就是高级动物而已,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捐献遗体只是一种观念。 
    

在去遗体捐献申请签字的当天,胡文雅的老伴说他也要捐献遗体。胡文雅则跟他讲:“这个你一旦决定了是不能反悔的。万一人家说几句你动摇了,可白纸黑字写下是不能出尔反尔的。我捐献遗体只代表我个人,我不想说服你什么,但你如果一定也要捐献遗体,那一定要先想好。 
    

采访时,胡文雅的老伴跟记者说:“捐献遗体是好事,我很赞同,也是她多年的心愿。我要向她看齐。 
                     

 

供教学和科研使用的遗体非常缺乏
“目前,供教学和科研使用的遗体非常缺乏。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龚青云处了解到,由于我市遗体捐献是由各县区分管的,历年来,到市红十字会签署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的志愿者只有3人,登记捐献器官的有42例。
    

“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近两年来,报名咨询登记的遗体捐献者在增加。 ”龚青云说。
    

在教学及科研中,捐献的遗体可用于遗体解剖,在解剖过程中让学生现场观察,获得实践经验;也可结合遗体捐献者的病史,研究疾病。此外,遗体可做病理切片,保存下来当教学的直观模型等。
    

“她的思想道德境界非常高。 ”提起胡文雅,龚青云十分赞赏。他说,老人捐献遗体的做法,不仅对于医学科研和教学有益,而且与社会上薄养厚葬的风气形成很大的反差,对弘扬好的社会风气也有积极的意义。
                     

 

链接:离世到接受遗体不能超过24小时
捐献遗体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申请捐献。记者了解到,申请过程分为“领表、填表、送回”几个步骤,听起来不复杂,但过程并不省事。
    

捐献者首先要到县级红十字会领取 《浙江省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需要填写捐献者本人和其直系亲属的同意意见。然后申请者必须携带双方的本人身份证件,将表格送至红十字会,申请者行动不便的,亲属可以带申请者和本人的身份证件进行办理。
    

当志愿者离世后,捐献执行人需要协助完成捐献事宜。不少志愿者的捐献执行人都是直系亲属。“志愿者离世后,一些执行人或许因沉浸于悲痛中,无法及时办理这些手续,耽误了捐献时效。 ”龚青云说,一般来说,从志愿者离世到接受遗体不能超过24小时。
    

龚青云介绍,死于国家规定的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如艾滋病、梅毒、狂犬病等重大疾病者,不能捐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