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那一群衣袂飘飘柔中带刚的人们

刘一乐/文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自然是户外锻炼的好时候,户外运动中,太极拳已成为最受大众推崇的运动项目之一。连马云都高调宣布,与李连杰联手开太极馆,亲自上阵打太极拳。你还不为之所动吗?
晨霭中,定海的海滨公园、海山公园,沈家门的北安公园,东港的海滨公园,处处可见中老年们一招一式打着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轻柔舒缓,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太极拳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坐落在东港的普陀区武术协会太极拳培训中心里,每天清晨或晚上,都有一群青壮年在那里练习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务必掌握好“身动心静”
朱啟富,25岁,第13代陈氏太极传承人
在这群太极爱好者中,有一位“朱老师”。
“朱老师”就是朱啟富,第12代陈氏太极传承人张黎明的关门弟子,而张黎明正是第11代陈氏太极传承人、当代中国“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的得意门生。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上阵如猛虎,下阵似绵羊的朱啟富学习陈氏太极已5年有余,而他今年才25岁。
学龄不长,但朱啟富悟性高。一些练了30多年的太极爱好者,和他切磋武艺,几番推手之后,都会竖起拇指夸他一番。
朱啟富上场打拳,中正站立,左足分开与肩宽,安舒自然,凝神调息,浑浑然然,空空荡荡,呈无极状,此刻你定能感受到他的气场。轻松柔和、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太极动作,令小记看得目瞪口呆。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只见他全身透汗。
打完太极,腼腆的朱啟富跟小记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的体质特别弱,上6楼中途要休息3次。第一次跟师傅学拳的时候,练完一个动作,回家都起不了床。陈氏太极练意不练身,以意养气。慢慢地,我的耐力和意志力得到了师傅的认可,收我为关门弟子。每天和他一起生活一起修炼,到现在我的体质很好。即使偶尔得个感冒,只要睡一觉便可恢复。
“练习太极拳,务必掌握好‘身动心静’。需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过程。
问及太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朱啟富说,太极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健康,而且不同人群从中得到的好处也不同。练太极拳,一般从10岁至12岁开始比较好,太小了只是练个架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就难以改掉。
10来岁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接受起来容易。同时这时期的小孩身体柔韧性好,比较适合学拳。对青壮年来说,太极拳动作虽缓慢,却是真正的全身有氧运动,有利于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更利于腰椎、颈椎的保健。对老年人来说,能锻炼平衡能力和灵活性,还能舒筋通络,放松身心。
练习太极拳能悟出拳术以外的心境
Vincen,24岁,舟山东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
Vincen,是目前该太极拳培训中心练习太极最年轻的一个,练习太极已经大半年。
90后的他,毕业后自己创办经营香道的公司,因工作的缘故,有幸得到第12代陈氏太极传承人的引荐,从此跟太极结下了不解之缘。
练习太极一段时间之后,Vincen真切体会到,太极对他这样忙碌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心静下来,消除烦躁。坚持下来便成了习惯,每天的生活也因此更有了意义。“老师告诉我,太极最关键的要领就是要求你有敬心、静心、恒心、耐心和决心。
对年轻人学习太极,Vincen感慨颇深:“年轻人太浮躁,更适合打太极拳,因为太极讲究平衡,理念中充满了阴阳、正负之间的变化,学好太极也就熟悉了这些理念,会让紧张工作中的年轻人学会在纷繁复杂中把握好平衡,有助于放松自己。
练太极拳对场地的要求不严格,打简单套路用时也不长,Vincen经常在家或者办公室练身、练招。虽然只练了半年时间,但他的一招一式很到位,也得到老师的认可。
Vincen说:“陈氏太极拳动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虽然看上去有舞蹈的柔软,但每招每式都可以拆解出来变成防御或攻击。太极拳从起势到金刚捣碓的动作都有实战性,把这些用法练出来,就可以知道怎么接招,怎么发招。
链接:
太极拳门派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常练太极剑的,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有良好作用,可以降低发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几率,此外有助于血内胆固醇含量下降,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减轻动脉硬化的症状。顺便提醒,冬季户外锻炼要添加衣物,以防受冻。
太极道具
打太极时除了太极服、太极鞋,还要用到太极剑、太极刀、沾杆和太极扇。各太极拳流派都有自己的太极剑、太极刀套路,基本剑法、刀法也比较一致,在编排和劲力特点上有所区别。太极剑法柔和中蕴涵劲力,神意内敛,秀于外而慧于中。是当今习练人数最多的武术器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