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稚音
从业媒体、旁观社会、深信因果、喜欢甜食、爱看悲剧、保持距离。
“十一”长假和家人出去旅游,景点是意料中的人满为患。既有预料,也就不烦躁,既来之则安之,能看景处看景,不能看景处便看人——那些或美或丑或胖或瘦的脸庞上七情变幻如风过水面,不也是一景么?
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不少游客居然都在十分专注地看手机!那些在一边等人或休息的埋头刷屏也就罢了,问题是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也有不少人一边随着人群亦步亦趋,一边将全副身心交于小小屏幕,全然不顾四周美景静默、人声鼎沸,也不在意前方是否有桂枝斜逸、曲水流觞。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心无旁骛?
于是我也打开手机。这世界并无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看他们的表情也不像是有生活中的急务需要决断,手机网络上所有的无非是与日常无异的嘈杂,既不新奇也不古旧,手指在屏幕上如同海水划过沙流,除了消逝的时光,其他一切如故。
顿觉荒芜。遂想起著名演员陈道明关于现代人生活状态的一段描述:“人生大部分是空白,人忍受不了空白就要往里填东西,不停地给自己加载。”面对一段7天的假期,把自己扔进人堆里,用别处的风景增补自身的空白,这或者是不少人选择出行的原因。只是陈道明说出了现象,却没有说出结果:人能载些什么?能载多少是有前提的。要载,至少得愿意清空一些惯常的东西,愿意接受一种全新的状态。显然有人并不能做到。旅游或转换了空间场景,可是人生状态一成不变,依然用盾牌一样的手机把自己与人群与自然隔离。
曾经听过一场有关网络沉迷的讲座,讲师说人之所以会沉于其中,是因为普遍害怕沟通。而害怕沟通的根源在于害怕对不断变化的时间过程做出的反应。当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的时候,是需要交流的。哪怕彼此间不声不响,但时间承载着你们的眼神动作呼吸,真实地从你们中间流过,你身不由己地对其中传递的信息有所感知,比如坐了多久了?沉默了多久了?等等,而面对屏幕时则不必。想必有过网络漫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的手指划过屏幕,信息如潮退却又如潮涌来,可是它们进入你的心了吗?其实大部分如水珠滚过荷叶,阳光之下,闪闪发光,但其实荷叶明白水珠也明白,它们之间并无干系,荷叶依然是荷叶,水珠依然是水珠,空白依然是空白,寂寞也依然是寂寞。
人生的无奈在于:你若坚守云淡风轻则永远没法拥有一往情深!总拿手机或说网络挡着生活,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走不出生命原本的苍白。为此,我常常怀念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次旅行:彼时与闺蜜在重庆度假,回程前一天去朝天门码头散步,突然决定任性一把,跳上逆流而上的江轮就去了成都,又一路搭车去了九寨沟。彼时九寨沟还没有机场,山路也极险峻,游人不多。进沟后手机就没了信号。我们徜徉期间如两只飞入深山的蝴蝶。体会高原的山泉没过脚背时天地洪荒般的清冽,盯着一池又一池平静的水,看云看石看沉入其中的千年的树,忘了自己,一夕百年。
其实我们生于天地之间,每天无非是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与自己交流。木石虽无言,但人若不畅开自己,忘却自我,一样无法领略山水风情,无以承载人世美好。
所以,佛说:“放下!”
“十一”长假和家人出去旅游,景点是意料中的人满为患。既有预料,也就不烦躁,既来之则安之,能看景处看景,不能看景处便看人——那些或美或丑或胖或瘦的脸庞上七情变幻如风过水面,不也是一景么?
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不少游客居然都在十分专注地看手机!那些在一边等人或休息的埋头刷屏也就罢了,问题是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也有不少人一边随着人群亦步亦趋,一边将全副身心交于小小屏幕,全然不顾四周美景静默、人声鼎沸,也不在意前方是否有桂枝斜逸、曲水流觞。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心无旁骛?
于是我也打开手机。这世界并无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看他们的表情也不像是有生活中的急务需要决断,手机网络上所有的无非是与日常无异的嘈杂,既不新奇也不古旧,手指在屏幕上如同海水划过沙流,除了消逝的时光,其他一切如故。
顿觉荒芜。遂想起著名演员陈道明关于现代人生活状态的一段描述:“人生大部分是空白,人忍受不了空白就要往里填东西,不停地给自己加载。”面对一段7天的假期,把自己扔进人堆里,用别处的风景增补自身的空白,这或者是不少人选择出行的原因。只是陈道明说出了现象,却没有说出结果:人能载些什么?能载多少是有前提的。要载,至少得愿意清空一些惯常的东西,愿意接受一种全新的状态。显然有人并不能做到。旅游或转换了空间场景,可是人生状态一成不变,依然用盾牌一样的手机把自己与人群与自然隔离。
曾经听过一场有关网络沉迷的讲座,讲师说人之所以会沉于其中,是因为普遍害怕沟通。而害怕沟通的根源在于害怕对不断变化的时间过程做出的反应。当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的时候,是需要交流的。哪怕彼此间不声不响,但时间承载着你们的眼神动作呼吸,真实地从你们中间流过,你身不由己地对其中传递的信息有所感知,比如坐了多久了?沉默了多久了?等等,而面对屏幕时则不必。想必有过网络漫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的手指划过屏幕,信息如潮退却又如潮涌来,可是它们进入你的心了吗?其实大部分如水珠滚过荷叶,阳光之下,闪闪发光,但其实荷叶明白水珠也明白,它们之间并无干系,荷叶依然是荷叶,水珠依然是水珠,空白依然是空白,寂寞也依然是寂寞。
人生的无奈在于:你若坚守云淡风轻则永远没法拥有一往情深!总拿手机或说网络挡着生活,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走不出生命原本的苍白。为此,我常常怀念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次旅行:彼时与闺蜜在重庆度假,回程前一天去朝天门码头散步,突然决定任性一把,跳上逆流而上的江轮就去了成都,又一路搭车去了九寨沟。彼时九寨沟还没有机场,山路也极险峻,游人不多。进沟后手机就没了信号。我们徜徉期间如两只飞入深山的蝴蝶。体会高原的山泉没过脚背时天地洪荒般的清冽,盯着一池又一池平静的水,看云看石看沉入其中的千年的树,忘了自己,一夕百年。
其实我们生于天地之间,每天无非是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与自己交流。木石虽无言,但人若不畅开自己,忘却自我,一样无法领略山水风情,无以承载人世美好。
所以,佛说:“放下!
前一篇:嘿,兰州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