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湖的那一汪蓝是我的毕业纪念

(2013-09-26 14:58:16)

青海湖的那一汪蓝是我的毕业纪念

前夕,在儿童节那天开始一个人的旅行,纯属巧合。也许冥冥之中,上天在暗示这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就这样,我来到了青海。
                         

 

●○青旅,遇上N种人生
    一个人旅行,青旅自然是最安全和实惠的选择。当天晚上,小丽和我同屋,小丽两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西宁下属的县城中学支教。周末,她总会来到这家青旅住上两天,上网,看书。她的专业是韩语,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继续读研,也有去外交部的,然而她却选择来到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青海支教。当晚,我们聊了很久,第一次了解了支教老师的心声。
    下面是此次旅行的三位驴友,很幸运的是,大家都是85后,共同话题很多。
    小珊,一个方向感巨好的重庆妹子,受电视剧《北京青年》的影响,决定辞职一个人重走青春路。
    小军,一个玩单反相机的东北汉子,因为工作遇到瓶颈期,决定辞职一个人走青藏线,再去尼泊尔。
    小琴,和我一样,壮着胆一个人来一次毕业旅行。
                          

青海湖的那一汪蓝是我的毕业纪念

●○西宁,美丽印象
    对于吃货而言,来到西宁必去的地方是莫家街的马忠食府。里面的食物都充满着浓浓的西北味,青海老酸奶、酿皮、羊肠面这些可都是必点的。在包车旅行的两天中,我们4个吃羊排,吃炒拉条子,吃大蒜,吃所有看起来不优雅的东西,但都很爽。
    走在西宁的街上,你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西北最大的东关大清真寺就在西宁。这是我第一次踏进清真寺,就对它产生了好感,因为清真寺不隐匿于山林之中,不出现在高山之顶,它在人流之中,市井之间,这才是为凡夫俗子准备的港湾。
    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庙之一,之所以叫塔尔寺,是先有塔,再有寺。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精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的喇嘛,可惜的是,这么完美的男人不能娶妻。
                         

 

●○旅程,风光无限好
    现在闭上眼,还可以想象出一路上的风光。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两边草原飞似地退回去,无垠的青黄色草原不能不让人震撼,一群群绵羊和牦牛低头吃草。一路上很少见到帐篷,司机师傅说如今的牧民大都住平房。在无垠的草原上,隔着二十里能有一户人家,我们4个都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邻居距离和邻里关系。
    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不断攀升的海拔让4个人瑟瑟发抖。一抬头,雪山在你的眼前,很近,然而那种神秘的圣洁让人有种只可远观的感觉。高原上的云千变万化,巨大的云朵在草原上投下阴影,低谷中的牧民一会儿在阴影中,一会儿在阳光下,可谓云移影动。其实,选一处坐下来,呆呆地看云卷云舒,也是人生一美事。
                          

青海湖的那一汪蓝是我的毕业纪念

●○日出,醉美青海湖
    第一眼看到青海湖时,它只是天边的一线蓝,近了,一条蓝,最后变成一汪蓝。 4个穷游的孩子坚决不去景区,司机就在一处非景区停了下来,给牧民点钱就可以了。距离青海湖还有十米,清新凉爽之感扑面而来。湖水清澈得都可以看到下面的鹅卵石,湖面上吹来的小风让人心旷神怡。不过,在这汪充满神圣感的内陆湖上,漂浮着的几艘观光船真煞风景。
    为了欣赏第二天的日出,下午8点,我们来到了青海湖边上的青旅。您心里嘀咕,下午怎么可以和8点搭配呢?然而在青海这就是真相。
    晚上和一位从四川骑车过来的驴友一起聊天,听他讲这一路的精彩故事。我们4位估计看起来也蛮勇敢,这位驴友问:“你们是搭车过来的吗?”我弱弱地回答:“我们是包车过来的。”这一趟真是认识不少骑车和搭车来的驴友,不由地想到一句话:“没有最勇敢,只有更勇敢。 
    第二天,5点半准时起床,套上所有可以穿的衣服,披头散发地来到湖边。青海湖海拔在3000米以上,许多驴友都穿着租来的军大衣,然而还是要靠蹦跶几下取暖。刚出来时,只在遥远的环湖公路上能看到点点灯光,那应该也是驴友驻扎的地方。天空渐渐亮起来,月牙渐渐小了,也越发模糊了,然而,东方还只是一抹光亮,丝毫不见太阳的影子。
    人群中有人喊着,“要升了!”于是大家都拿出高科技,单反、傻瓜、手机,IPAD,谁知这是个美丽的谎言,太阳还是没有露脸。
    寒风中等了将近40分钟,天亮了,东方的云彩被涂上了红色,“月牙”大小的太阳终于浮到了水面上。不到两分钟,太阳已经露出了大半个,不到五分钟,太阳就从东方的一个小圆点,变得不可直视,强烈的光已经把小圆点遮挡住。青海湖日出,瑰丽壮美。
                              

青海湖的那一汪蓝是我的毕业纪念

行者名片
小小的四毛
    坚信“灵魂在路上,或者身体在路上”的85后理科女生,从只能欣赏壶口瀑布的壮观,到能够体味鼓浪屿的风情,从必须靠行走来感受徽杭古道,到愿意静静地与洱海对话,每一次的旅行都是心灵的成长,审美的提升。旅行不只为抵达,也为经历,享受“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