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鸟笼”足球很high

李维君
40℃的高温天气,10名业余足球运动员挥汗如雨,在38米×19米的人工草地球场内竞技,四周围着铁丝网,不会出界,没有“死球”,传接配合和攻防拼抢都在寸土之间完成,球撞在铁丝网上砰砰作响。铁丝网外围,足球宝贝们在喊加油,摄影师瞅准时机按着快门,观众的眼珠子随着飞旋的皮球转个不停,“啊!这球可惜!
如果您是位资深球迷,一定还记得10多年前的一条电视广告,“国王”坎通纳像个驯兽师般调教球员们在铁笼里踢球。而现实中,这样的“笼式足球比赛”,您见识过吗?
8月10日、11日两天,由市足协、市体育中心、普陀体育总会主办的舟山市首届五人制笼式足球争霸赛,在舟山体育馆室外笼式足球场展开。来自定海、普陀的10支球队报名参赛。最后,东港圆梦、东港老男孩、东港健达(普陀队),分别夺得冠亚季军。
“这次比赛踢得太爽了”
在本次赛事的热心组织者、东港健达队领队崔跃军的召集下,普陀前三强球队的“大佬”在8月13日晚上齐聚一堂。在东港一家茶餐厅的包厢里,记者跟这帮足球爱好者一起大杯喝酒大口吃肉,聊得兴起。而那晚恰巧是浪漫的七夕之夜,似乎不太科学?但对于这群已婚的“大叔”们,足球俨然是他们的“最爱”。
一旦从健身休闲转为对抗竞赛,足球的魅力变得无穷大。比赛结束两天了,球员们依然沉浸在绿茵场的激烈与获胜的喜悦中。一说起这次笼式足球赛,他们纷纷说“爽快”“好足了”。有专门的赛场和赛制,有正规的主办方和赞助商,有专业的裁判和统计员,有系统的评奖体系,有球迷观战喝彩,还有全市各大媒体的报道宣传,这正是众多业余足球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比赛形式。
两天共32场比赛,每场比赛30分钟,10支参赛队每支至少踢4场比赛,而小型场地的快速折返跑比大场更消耗体力,身体接触对抗更频繁,连日来的高温又是个挑战。冠军队东港圆梦队队长夏凯说,他们队总共踢了7场比赛,从小组赛突围后,场场还都是硬仗,尤其是四分之一决赛“啃”下了舟山业余足球圈实力数一数二的“兄弟队”,半决赛击退老大哥“普陀队”,最后能夺得冠军真是太兴奋了。
亚军队“东港老男孩”领队贺凯凯输得有些不甘心,“决赛3比1领先还剩5分钟,被圆梦队连进2球,最后点球大战丢掉冠军!我只想说,太可惜了!
“鸟笼”,期待再度飞翔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笼式足球”,这种新潮的都市化足球运动在舟山萌芽才两年。2011年8月,新城体育馆周边建起了一座笼式足球场,由于上班族每晚都能在那踢球,很快在舟山业余足球圈风靡开来,他们形象地将之称为“鸟笼”。
虽然“鸟笼”的收费价格不低,每小时140元左右,但一群喜爱踢球的小伙伴们按人头平摊开来倒也不觉得贵。渐渐地,“鸟笼”成了一块香饽饽,每晚都有人订场地,预订还得提前或排队。今年,市体育部门又相邻新建了一座“鸟笼”,缓解了“供需矛盾”。此次首届笼式足球争霸赛,便是在那两座“鸟笼”进行。
崔跃军说,凑足10人就可组队参赛,起初报名的球队有近20支,后来因为天气太热、部分球队人员不齐等原因,最后10支球队参赛。市足协和市体育部门也对这次比赛的整体风貌和宣传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赞助商也觉得钱花得值,这样一来,大家心里就有底了,今后会把这项比赛办得更好、参赛球队更多、竞技水平更高。
说到球队夺冠,夏凯认为“偶然中有必然”。“我们球队一共有30多名球员,其中十五六名是‘铁杆’队员,每星期有三四个晚上会从普陀开车到临城‘鸟笼’踢球、训练,虽然年纪都不算轻,但技术、体能,包括配合默契度,都保持得相当不错。这次选派的10人都是队里的好手,拿到这个全市冠军也算是圆了我们长久的一个梦。”
“大佬”的心声:多些球场
“从比赛名次来看,普陀业余足球的总体水平超过定海?
聊起这些,业余足球爱好者们深有体会。下了班或者双休日,想去踢两脚,得凑人,好不容易凑足了人,场地又是个大问题。放眼舟山,足球场真的已是“稀缺资源”,好的场地不是在部队就是在学校,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可进不去。聚拢一批足球爱好者,组成了业余球队,所谓球队的队长、领队、骨干号称“大佬”“话事人”,其实“背后多艰辛、深藏功与名”。不单要和善明理,有一定的年纪和威信,还要为球队落实场地、联系友谊比赛、带头组织参加各类正式比赛,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以及社会活动能力,是当不好“大佬”的。
崔跃军在圈子里有个响亮的外号叫“老头”,他带普陀队有6年多了,不管队员怎样进进出出,他们始终有10来个人一直扛着普陀队大旗。“老头”说,大家主要靠的是对足球的那份热爱与坚持,当然还有家里人的支持,“你看,今天七夕,我们出来聚餐聊球,老婆也没啥意见!
在七嘴八舌中,“老头”表达了大家的共同愿望,希望市里的有关部门能关怀一下全市那么多热爱踢球的市民,多建造和开放一些足球场和多功能体育场,让更多的人有地方踢球,把舟山市级联赛等比赛场地条件改善起来,吸引球迷踢球、看球,吸引更多企业赞助业余球队,共同努力把舟山足球推向市场化、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