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海宁,拜会金庸、徐志摩、王国维

(2013-08-20 14:54:46)

小爱兔子

去海宁,拜会金庸、徐志摩、王国维
金庸旧居

在浙江走文化旅游的路线,海宁是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它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凭借其钱江观潮的首选位置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钱塘江入海口处熠熠闪光。
                           

                        

金庸,不凡是有血统的
我们一行人先从海宁袁花镇的金庸旧居开始。金庸的大名,华人圈里很少有人不知道。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武侠小说。
 

   

我人生中第一本小说便是金庸的《飞狐外传》,是小学时躲在被窝里看完的。他的书,给我的少年时代带来了无数的温暖和感动,以至于后来自己谈恋爱时,总是觉得樵夫对胡斐唱的那段山歌在耳边回响:“小妹子待情郎,恩呀么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片情。你若见她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时,要一天十七八遍挂在心。 
    

 

金庸旧居并不大,白墙青瓦,地方比较偏,看的人也不多,据说金庸自己也是“数过家门而不入”,每次到海宁也从未回过这个叫“赫山房”的出生地。后来看傅国涌写的《金庸传》,才发现金庸一生经历了丧母(战乱时遇难)丧父(土改时枪毙),直至中年丧子之痛,所以近乡情更痛吧。
    

 

旧居里面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澹远堂前的那副对联了:“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直接点明查家曾经有多牛逼:“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别说本家的亲戚了,就是表亲也都赫赫有名:堂兄查良铮(穆旦),著名诗人;堂兄查良鉴,曾任“中华民国”最高法院院长;弟查良钊,台湾当局“司法部长”;表哥蒋复璁,曾任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表哥徐志摩(这个很熟吧);表姐蒋英(钱学森听说没?那是她老公),就连琼瑶阿姨,拐两拐也能拐上亲戚。得了,啥都不说了,走吧。
               

去海宁,拜会金庸、徐志摩、王国维
徐志摩旧居

徐志摩证明:找一个不乱花钱的老婆有多重要
海宁市中心,有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两层小洋楼,徐志摩和陆小曼曾暂居于此。
    

 

我们去的时候已是黄昏,天空还有一丝云彩,小楼在这喧嚣的市区里静静矗立着。这里展示着他的家世、生平,及创作的一些作品。二楼是他们结婚时的卧室,徐志摩称之为“爱巢”,可惜他们在这个爱巢里卿卿我我没一个月,徐志摩就因战火和生存的压力避走沪宁,后又应胡适邀请北上,在北大和北师大拼命教书写稿,以挣家用,从此与“眉眉”聚少离多,只是鸿雁传情。
    

 

看徐志摩的书信集《致陆小曼》,会发现诗人跟普通人没啥两样,追求时情意绵绵,挖心挖肺,结婚离别后则就跟民工的家书差不多了,大抵是昨天挣了多少钱,今天寄了多少钱,小曼你能不能少花点钱。徐是高级的文化民工,同时打两三份工,一个月可挣四五百大洋(当时普通人一个月平均工资也就几个大洋),基本都寄给了老婆,还说不够用,真是要吐血啊,从这点上,徐志摩真的是一个很“苦”的人,也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找一个不乱花钱的老婆有多重要。
                        

去海宁,拜会金庸、徐志摩、王国维
王国维旧居

 

王国维,大师之后谁为大师?
比起显赫的查家和徐家,王国维的家世就清寒多了。他的故居就在盐观观潮点附近,是几间不起眼的砖瓦平房,门口树立着一个很抽象的雕像,清瘦而倔强,唯有那副突兀的眼镜,喻示着主人高深的学问。
    

 

海宁近代能称得上“大师”级的文化名人,也只有他了。
    

 

王国维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人间词话》,特别是“三级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曾于清华大学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可他最杰出的还是在金石考古学方面,特别是对甲骨文研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开创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看了太多历史的悲欢,1927年,51岁的他,坐着黄包车到了颐和园,一头扎进了昆明湖。
    

 

他的后代都还很争气,我看了他女儿王东明写的《王国维家事》,如今的后代基本都是国内或国外名校的博士或教授,可见古人说得还是没错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可惜人中龙凤如王国维者,如今世上又有几人可寻?
    

 

大师远去谁为大师,杭嘉湖平原上曾经闪耀过的那些星星点点,如今也渐渐湮灭于这块日渐庸俗的土地,又有多少人还会去追忆,那曾经的“灯火阑珊处”。

去海宁,拜会金庸、徐志摩、王国维

行者自画像
    @小爱兔子,70后兔子,嗜书嗜行,生性温良,心有小爱,渴望世界大同大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