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祖,“处暑”消暑

李维君
在节日西洋化的当今,很多人对西方万圣节感兴趣,可能已经忽略了中国传统的“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周三8月21日便是“中元节”。
中元节也称“祭祖节”,舟山人俗称“七月半”,历史上是海岛居民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七月半,家家户户举办祭祖仪式后,吃“七月半羹饭”。富裕家庭还要请客吃饭。孝子贤孙请来和尚或道士诵经,举办“盂兰盆会”,以百味饮食施给亡灵。放河灯、烧法船、烧纸糊灵房等,意在普救水陆鬼魂,同登法船,升入佛国。
中元节时,定海城里南门口用八仙桌搭台放“焰口”。民间有时还集资请戏班借庙宇戏台演出“目连救母”杂剧。那天既是祭祀祖先,又是超度亡魂,许多相关民俗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还在舟山风行。至今一些习俗已经渐渐消失,不过在部分农村地区仍保持烧纸和“七月半羹饭”的传统做法。
可能由于“鬼”字带有凶煞,再加之中元节时会偶尔曝出地方官员拜鬼、烧纸祈求心安的怪相,中元节似乎丢失了原有的传统人文价值。其实,古人认为“鬼”和“归”谐音,人死如“归”,鬼节反映了古人视死如生的哲学观,宣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不过,中元节逐渐淡出年轻一辈的视野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还是来聊聊处暑吧。
下周五8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暑去寒来。处暑过后,一般来说,气温不再升高,而且早晚的温度会慢慢下降,夏天的暑气将宣告结束。
但是处暑之后的晴天下午,有时炎热也不亚于酷暑,所以有“处暑处暑,晒死老鼠”的民俗谚语。此外,处暑后,绵绵秋雨有时会提前到来,因此还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处暑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完全过去,舟山要真正入秋转凉要等到公历9月下旬或10月初。尽管最热的三伏天已经过去,但近期白天的气温仍然会比较高。
这个季节在饮食上可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留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要密切关注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尽量少用空调、电风扇对着人体长久劲吹,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