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滑板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滑板运动可以挑战自我,成为参与者的生活态度,跌倒了爬起来,从不言败
记者 黄辉亮/文 吴琳红/摄
上世纪50年代的太平洋彼岸,滑板运动从冲浪中演化出来后,风靡全球,成为年轻人中最持久的时尚。
这种有地球上最酷的运动之称的极限运动离我们有多远?
看!定海文化广场,Dizzy和简一脚踩着滑板,另一脚蹬地加速,神采飞扬地疾速滑行着,不时做几个酷炫的腾空花式动作。那块看似寻常的木板仿佛有了魔力,随着他们的脚凌空跃起,滑过栅栏、越过台阶、在空中360度翻转之后落地,双脚又稳稳地落在板面上,悠然自得地继续滑行。
滑板的魔力,skate or die
Dizzy今年26岁,玩滑板已有8年,是岛城滑板界的“长老”。
Dizzy与滑板的缘分似乎冥冥中就已注定。在他尚未出生时,他就拥有了一块滑板——那是一块彩色的橡胶板,是亲戚送给他的玩具。
Dizzy刚学会走路时,就对这块滑板产生了兴趣,但不怎么会玩,只是站在上面晃悠晃悠。
转眼到了18岁,Dizzy在南昌读大学时,在学校的超市里又看到了滑板,兴奋地买了下来。踩着那块后来才知跳一次就会断的玩具板,他硬着头皮开始学滑板。后来,接触到专业的滑板,滑板的惊险、刺激与技巧性,让Dizzy着了魔。没有玩伴,Dizzy一个人拼命地练;初学跳台阶时,左脚扭伤,他在宿舍足足躺了一个多月。脚伤刚好,他立刻充满激情地向马路上奔去。大三时,他在学校成立了第一个滑板社团。
Dizzy的滑板从不离身,出远门时,滑板就挂在板包上,回家买不到火车票的坐票,滑板就是他随身携带的座位。出门购物或者去奶奶家时,滑板就是他的代步工具,踩着滑板自由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间穿梭,到了目的地,一弯腰将滑板随即夹在腋下,就进了门,悠闲自得。
因为痴迷滑板,以至于他常常梦见自己正在玩滑板,醒来时脚还在用力蹬。“我觉得只要一踩上它,就会忘掉一切的烦恼和不愉快,我甚至想,如果有一天我不滑它了,那我肯定是死了。”
至尊背后的苦,Off the war
花式滑板如追风般潇洒,但是背后的艰辛却少有人知,一个最简单的动作都要经历大量的重复练习。“练滑板没有技巧,唯有不停地苦练,一个动作要练上成百上千次才能出来。”Ollie(带板起跳)是滑板入门的第一个动作,学会稳当地起跳再稳稳地点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刚开始的数月里,Dizzy每天在不停起跳、不断摔倒中度过。学会了基本动作,练习180度、360度空中翻板等高难度动作,是一个更加枯燥更加艰辛的过程。练尖翻(即跳起来脚踢一下板,让板在空中翻转一圈),Dizzy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掌握了这些高难度的花样动作,接下来就是将其与道具结合起来,开始练“凌波微步”——腾空滑行。在这个阶段的滑手,看见任何一个光滑的坡地、台阶都两眼放光,一次次地摔倒爬起来,直到完全征服地形——在此地形上随心所欲地玩出各种花样。
滑板号称极限至尊,受伤是不可避免的。Dizzy挽起裤脚,小腿上满是淡淡的疤痕,旧伤上面叠着刚结痂的新伤。“为了一招练成的那种成就感,一切都是值得的,痛并快乐着。”“Off
the
war”,意为打破规则、赢得赞赏,崇尚创新和自我张扬,这是极限运动品牌vans的标志,也是Dizzy的另一个座右铭。
孤独的玩家,以滑板为生活
等Dizzy的滑板技术精进到可以在5层台阶上纵横时,外地的滑板氛围渐热。但岛城仍一片静寂,Dizzy假期回到舟山时,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玩着滑板。那时简正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大学的生活清闲得有些无聊。在空间里瞥见了亲戚玩滑板的照片,简一下子产生了兴趣。他买来滑板,自己琢磨着玩。
一个假期里,Dizzy和简相识了。
两个志趣相投的玩伴,一起满城寻找奇怪的地形,轮流为对方拍视频。有段时间,他们甚至吸引了一帮年轻人,每天有七八个人在定海海滨公园、文化广场玩。但后来各自去外地上学或就业,大多放弃了滑板,岛城的滑板队伍又回到了孤独的“唯二时代”。
Dizzy回南昌上学、去杭州工作时,简一个人孤独地玩着;前年,简大学毕业,学航海技术的他随船远航。整整一年的时间,简却只能在梦里触摸滑板,“梦中浑身无力,怎么都玩不起来,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Dizzy孤独地坚持着,因为担心受伤会影响工作,不再无所畏惧,也不会像大学时玩得那么疯狂了,变身“板混”。
虽然玩得孤独,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滑板运动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滑手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各种动作,可以挑战自我,很刺激,同时又有很高的观赏性。它已经化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跌倒了爬起来,从不言败,我们的目标是一直玩到玩不动为止。 ”

板友的友情,80、90、00后
滑手是孤独的,所以认识一位新的板友是件大乐事。
数月前,简的实习期结束了。赶巧,岛城开了一家专业的滑板店,老板是一位滑板技艺高超的80后小伙,迅速吸引了一帮中学生。滑板队伍的壮大,可乐坏了Dizzy和简。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不同,所以每个滑手都有自己的风格,或飘逸,或凶猛,或精灵古怪。滑手多了,可以一起切磋“武艺”,使滑板玩起来更有乐趣。
现在每逢周末,这帮滑手们聚在一起疯玩。或玩“拼招”——通过猜拳确定先后顺序,然后由第一号选手出招,后面的选手都做这一个招式,如果遇上高手,接招失败,就得到一个字母,由下一位选手出招。最后,得到的字母拼成滑板的英文单词“skate”者出局;或玩“大绝杀”,找高台阶,每个人玩出自己认为难度最大的招数,评出前三名,再从前三名中比出一二三来。简慨叹:“平常自己玩感觉不到,聚到一起才觉得有这帮人实在是太好了!”
氛围有了,还缺什么?Dizzy说出了他多年的愿望:“舟山如果能有一个专门的滑板公园就好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