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天,到鸡鸣寺去……

(2015-04-07 12:05:12)
标签:

雨中鸡鸣寺

历史兴衰

台城柳

分类: 读书阅人

 

雨天,到鸡鸣寺去……

 

http://s16/mw690/002GhoQWgy6RiZvKHmfef&690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南京》中写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 

午后,写完一篇杂感,又不想去开那个劳什子的研讨会,而下榻的酒店就在鸡鸣寺附近,于是,撑一把雨伞,上鸡鸣寺去。

其实,对于鸡鸣寺,我并不陌生:十多年前,而立之年的我抛家别子,负箧曳屣来南京读书。但是,那几年里,除了泡在图书馆里读那些今天看来毫无用处的这个“论”那个“学”以外,就是去夫子庙寻小吃,去新街口逛商场,“鸡鸣寺”只是作为一个公交站点留在我的脑海中。将鸡鸣寺留到今日才去逛,这未必不是一种明智——逛鸡鸣寺,总要拿一些人生的积淀和思考做背景的,否则,鸡鸣寺也就是个普通的庙宇。

而有了一些人生的积淀,有了一些对国运的思考之后,鸡鸣寺就不再单单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了,她还是一部一部的历史。此外,要清醒地审读那段段历史,还得选择这样一个雨天去。南京,古石头城,春天,晴雨天温差很大:晴天,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南京作北京;雨天,寒气沁人砭肌骨,前朝旧事翩然来。所以,唯有雨天,才能看清楚南京的山水烟柳,读明白那鸡鸣史话。

雨天,看鸡鸣寺,那是一部亡国史。鸡鸣寺她见证了王浚楼船下益州,见证了金陵王气黯然收,见证了一片降幡出石头,也见证了东吴末君的走出石头城,贬为归命侯。当然,她还见证了南朝的香消玉殒,见证了晚明的楼倾樯摧。

雨天,看鸡鸣寺,那就是一部屈辱史。大丈夫,站起来是一棵宁折不弯的劲松,弯下腰也是一张可以弹出的强弓;可是,在鸡鸣寺的胭脂井,我看到的却是一个猥琐的身影,听到的是一只可怜虫的哀鸣。他,陈后主,为了躲避如猛虎一般的隋军,带着她的爱妃张丽华、孔贵嫔从一口直径不过盈尺的井栏爬下去,妄想躲过一时的劫难,苟延最后的喘息,但是,竟然经不起一句“要投下石头”的恐吓,又从狗洞大小的井口爬出来了。站在胭脂井前,我忽然想:这位陈后主虽然养尊处优,但是,怕不是唐太宗那样的魁伟健硕吧?他长久地沉迷声色,也许早就形销骨立,否则,这样小的井口如何钻进去?

雨天,看鸡鸣寺,那其实是一部投降史。1937年的南京,血雨腥风,日寇的铁蹄骤然而至。强敌当前,先是,蒋委员长乘着他的专机逃之夭夭了;接着,蒋政府的军官军太们也登上他们的轮船逃之夭夭了;再接着,就是南京的一些富翁们逃之夭夭了;最后,南京的贫民,还有几十万安徽难民就成了日寇杀人比赛剧的活道具——三十万人哪,就这样,垂着手,排着队,走向了鸡鸣寺,走进了屠宰场。三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雨中,走进鸡鸣寺,除了香火味,我还嗅到了血腥味,我还想仔细地嗅一嗅,但是,我失望了,我竟没有嗅到男儿的血气味儿。

雨中,我伫立在豁蒙楼上,灵魂穿越了千年的风雨。当我恍然回到现实的时候,望着眼前的玄武湖,我知道,单从自然风景说,这里断然是一个好的所在,从这里看古城,便看到了古城的绝美,正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文字:“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是啊,江山如此妩媚多娇,引无数列强垂涎涛涛,如果不能居安思危,面前的青山绿水台城,有一日还可能狼烟滚滚,流血漂橹呢。

豁蒙楼,豁蒙楼,这个名字真的很好。杜甫有诗云:“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郎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豁蒙,从蒙昧糊涂中豁然醒来。可是,有几人真能豁然从蒙昧中醒来呢?

雨中,走过鸡鸣寺,我看到一尊倒坐的观音菩萨像,还有一副很有意味的楹联:“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我若有所悟,忧来豁蒙:是啊,众生不肯回头,奈何?奈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梦令
后一篇:到工农中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