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海澄
张海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4
  • 关注人气:1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2016-08-26 14:17:34)
标签:

杂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10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从这一主题的设立可以看出,国际、国内均已开始关注中年人的脑卒中(即脑中风)

根据多年的筛查数据,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近9%的速度攀升,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这五大特点(五高),业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趋势,在性别上,男性高于女性;在地域上,农村高于城市;现有的劳动力人群(即劳动年龄人口)在卒中患者中占了半数,这意味着在未来的20年,我国的脑卒中发病人数还会成倍增长。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以60岁至64岁的人最高发,比美国的卒中发病平均年龄73岁提前了整整10年。


在公众的印象中,普遍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半身不遂”。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四五十岁甚至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突发脑卒中的人并不少见,尤其是有心房颤动的心脏病患者更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占了脑卒中总人群的至少五分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很多阵发性发作的心房颤动可以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最新一篇发表在美国顶级心脏病杂志(JACC)的文章表明这一数字可高达90%。尤其应用植入式超长时程心电图记录的装置(可以监测心电图长达3年)后发现,以前发生过脑卒中而未发现原因(包括房颤等)的患者中,一部分证实存在从未发现过的房颤。除房颤外,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不断提前、血压控制达标率不高,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均可使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提前。

另一方面,不少人还存在着“过冬输液防中风”的错误概念,每到秋风一起,总有大批人来到门诊要求输液。其实截至目前尚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每年的定期输液可以预防卒中,尤其是输中药,不仅对预防卒中无益,还会面临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风险。更不要迷信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或国外根本不是药的“药”,花钱是小事儿,耽误了病情就是大事儿了。

对于已经有小中风(医学上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遵从医嘱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是预防卒中的关键,切勿擅自停药或减量。对已经发生过卒中的患者,更要遵从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防止复发,我国的研究数据表明,脑卒中患者第一年的复发率高达15%5年内复发率为30%,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不久就会“二进宫”。

预防脑卒中,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阵发性心慌发作需到心内科除外心房颤动等疾病,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早睡早起、愉悦心情。日常生活中以多食绿色蔬果、鱼肉,少吃红肉等为特点的地中海饮食,也对预防脑卒中有帮助。最关键不能迷信所谓偏方和“砖家”耸人听闻的“高论”,要相信科学,健康在自己手中!


具体应当怎么办呢?

1血压必须常监测

人的血压一天24小时都是有变化的,当然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少患者夏天时血压很容易控制、甚至偏低,可一到了寒冬血压就会明显升高,甚至增加药物后仍很难控制。之所以寒冬时节血压会升高,是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反应,冬季寒冷促使血管收缩,加上运动减少、出汗排钠减少,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血压过度升高就会使脑卒中乃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就大大增加。由这些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死亡率增加、致残率增高。

当寒冬到来时,为了防止脑卒中等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应特别重视对血压的监测。对于血压尚不稳定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早上服药之前的血压、晚上睡觉之前的血压,如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诊,调整药物治疗。

不少病人在夏天时吃一点药血压就会很容易控制,甚至血压还会处于偏低状态,有些患者夏季甚至可以停药而血压不高,但一到冬季血压就不再稳定。因此,季节变换时更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适时调整药物,以前吃一种药的病人可能要增加剂量或者吃两种药物。总之血压变化要及时发现,血压高了及时调整药物,尽最大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的危害。也可以到医院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有助于更合理地调整药物。


2晨练适度勿逞能

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较低,大约在凌晨23点时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晨69点)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比夜间高405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现象。对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是个危险时间,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患者一夜没有喝水,而通过呼吸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增高。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病人来说,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因此不主张血压未得以控制的高血压病人晨练,在血压相对稳定后可以晨练。


3健康生活防卒中

防卒中的合理饮食,应当远离三高食物。大量三高(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摄入,多吃五谷杂粮。要适当多喝水,居家可多喝粥或汤(注意不要太咸),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限酒、劳逸结合也很重要。

此外,应保持室内外合理温差。尤其高血压患者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差,血压易波动。所以,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0-25℃左右,经常通风换气,骤冷和大风低温时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患者的面部或四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说话困难,或者突然有眩晕感,头痛难忍,而且由间断性的变为持续性的,或伴有恶心呕吐,这些就是引起脑出血或脑血栓的早期信号,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尽快拨打10急救电话。在刚发病的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否则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并派人在标志明显的地点引导救护人员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