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的《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是“经书”也是“标书”
——在谢伦散文创作研讨会上的即兴发言(要求五分种以内)
谢伦老师是南漳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崇拜对象,不仅仅是因为谢伦获过冰心散文集奖、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系列大奖,更多的是谢伦老师对南漳文坛的帮助和鼓励很大,他多次到南漳讲课、当文学赛的评委、推荐南漳作者的作品等,对南漳作家有深厚的感情。南漳近年来新人不断、佳作不断,与谢伦等一批省市作协老师的长期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听说谢老师的散文创作研讨会召开,南漳很多作家想来,因指标车辆等原因不能前来,我们来的10人将把会议精神带回去,让大家共同学习。
刚才,学院派理论派的专家学者宣读了自己对谢伦老师《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的评析,我觉得非常好,学问很深,建议出个集子,让我们能仔细学习。下面,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谈谈我个人的感觉或者说看法,不到之处,请谢老师及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去年,《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我拿到手后,爱不释手,读完后一气在我的博客上写下了读后感,这里不再重复,只谈现在想到的两点感受。
第一点:从深处看,我认为它是一本经书——事物的人性化。谢老师这本书,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他的感怀,他对家乡的感情深入骨髓,那些树、那些荷、那些河流、那些村庄都是他的亲人,都让他难以忘却,字如其人,透过现象他是一个念旧的人,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人,是一个向上的人,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第二点:从远处看,我认为它是一本标书——写作的时代化。标书即这个时代也就是当下标准、标杆之书。这本书是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文小说化。越界写作,我个人认为它恰恰是当代最突出的文体,亦即小说散散文化、散文小说化、新闻文学化等等。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突出的文体,比如晋赋、唐诗、宋词等。现代的写作者打破文体的界限,或者有人认为不妥当,而我个人认为每一个新时代的文体出现,都会有不理解到达到高潮,比如宋代没有延续唐诗的写法,开创了宋词的一代先河。谢伦老师的这本书也正是越界写作的标杆之一,必将流传千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