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2018-01-10 19:09:56)《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个人研究课 |
|||
时间 |
2017.9.22 |
活动形式 |
个人 |
主讲人 |
李梅 |
|
参加人员 |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在笔者听过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 |
|||||
引 发 思 考 |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广大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观看教学录像 |
|||
时间 |
2017.10.13 |
活动形式 |
集体 |
主讲人 |
刘彦华 |
|
参加人员 |
邹静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长方形的面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那咱们今天就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兴趣吗?那咱们今天的课题就定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发现: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12个相同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是?同桌两人合作,用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长方形,每摆一种就把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小组内交流摆法及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动手验证 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四、布置作业 长方形篮球场、正方形花坛的面积 |
|||||
引 发 思 考 |
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沙龙研究 |
|||
时间 |
2017.10.27 |
活动形式 |
集体 |
主讲人 |
李梅 |
|
参加人员 |
邹静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研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邹静: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李雪萍: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刘彦华: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姚健: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李梅: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郎林梅: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
|||||
引 发 思 考 |
除了笔者论及的问题外,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怎样获得有效的数据,通过比较研究来验证学生在学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获得的实质性进展。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教学叙事 |
|||
时间 |
2017.11.10 |
活动形式 |
个人 |
主讲人 |
李梅 |
|
参加人员 |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案例: [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
|||||
引 发 思 考 |
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的恰到好处。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理论学习 |
|||
时间 |
2017.11.24 |
活动形式 |
集体 |
主讲人 |
姚健 |
|
参加人员 |
邹静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 设计问题要循序渐进、难易要适度 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果问题指向不明,学生又会无法讨论。但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循序渐进、难易要适度,才能激发出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减法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178-83-17=178-(83+17)、362-72-28=362-(72+28)、988-88-150=988-(88+150)……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 仔细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 你能否用文字或字母、符号表示所发现的规律。 通过讨论和研究,学生就能把什么是减法性质、如何用字母表示减法性质、减法性质有什么用等内容弄明白了。 |
|||||
引 发 思 考 |
总之,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要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讨论的问题就要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自学 |
|||
时间 |
2017.12.08 |
活动形式 |
个人 |
主讲人 |
李梅 |
|
参加人员 |
李梅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可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
|||||
引 发 思 考 |
除了笔者论及的问题外,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怎样获得有效的数据,通过比较研究来验证学生在学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获得的实质性进展。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讨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李梅
组别 |
数学组 |
研讨主题 |
阶段小结 |
|||
时间 |
2017.12.22 |
活动形式 |
集体 |
主讲人 |
李雪萍 |
|
参加人员 |
邹静 |
|||||
互 动 研 讨 记 录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阶段小结 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1.今后我们依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钻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 要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
|||||
引 发 思 考 |
总之,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新方法、新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