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历史小说《铁血万安》修订本出版

(2022-05-10 09:15:07)
标签:

历史

情感

图片

文化

分类: 小说评论
                                                                          长篇历史小说《铁血万安》修订本出版

《铁血万安》

郭志锋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2年5月修订

定价:48.00元



革命历史小说《铁血万安》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后,2021年,吉安市文联、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中共万安县委联合举办了作品研讨会,《江西日报》《江西政协报》《南昌日报》和《井冈山报》等媒体刊发了评论。作者郭志锋依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今年,他又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副编审余茳多次商讨,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及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再次作了核实,甚至对小说中写到的武器装备都进行了精确的核对,精益求精,力求作品质量有较大的提升。值此《铁血万安》修订本推出之际,现转载一篇作者郭志锋接受的专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r6wrelsSy9LPRO5UZoibgsMe0Hpe4cL8ibiaFTmfV0we6KPPJnDOAwtu6MQUD1cEJuDiaYoWOCpy1gicn4ojPicrZt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铁血精神   天宇长存

——专访革命历史小说《铁血万安》作者郭志锋


罗宏金:《铁血万安》是第一部全景式展现万安起义过程的长篇小说,其中包括突袭遂川、奇袭泰和、伏击金汉鼎和李思愬、横岭背伏击战、四打县城、遂万联席会、毛泽东来信和八十农民上井冈等历史事件。这是忠于历史的写作,虽然有助于普及历史,但可能会束缚作者的手脚?



郭志锋:这些事件都是万安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真实事件,如果全部丢开这些事件去编造情节,无疑有损于革命历史本身,也不能全面展示起义的历程,不能实现全面展示万安起义事件全貌的目标。将这些历史事件写入小说,是我的本意,也是我追求的方向。只是没有写透,二十二万字的体量容不下如此繁多的内容。这是一个意外。



罗宏金:我有幸阅读了研讨会的记录,我发现很多评论家、作家指出你这部小说存在着对话太多的缺陷。关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看法。我记得你说过,你有意写一部适宜于改编影视的小说,所以我觉得这部小说实质上是“影视体小说”。或者说,是运用影视创作表现手法创作的一部小说。你认可我这种看法吗?



郭志锋:影视小说,原意是指将在荧屏上播放的影视剧改编为小说的作品。可以说,我是反其道而行之。我这部小说很多地方确实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塑造形象的。这既是替以后的改编打基础,也是人物台词的构建。事实上,我这部小说对于战争的描写还是花了不少笔墨的,也注重了各场战役的不同特点。另外,整部小说画面感特别强,风格比较平实、清新,这些都与影视体小说相吻合。



罗宏金:小说最重要的是人物要立起来。我认为,这部小说里,无论是省委特派员曾天宇,还是县委书记张世熙,或是普通烈士严辞、赵根秀、曾飞等,都各具个性,特点鲜明,读后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曾天宇的形象,更是充分体现了信念坚定、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特别感动人。



郭志锋: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但我主要运用的还是白描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对人物的外形,我常常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廖廖数语勾勒出来。写曾天宇是如此,写张世熙、刘光万、陈正人等也是如此,这也很像给导演提供人物的简笔画。而人物对话,则是人物心理、性格和思想的反映。当然,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还注重了人物的身份、经历、习惯和常用语。因为考虑到影视创作手法的运用,小说的确在人物心理的刻画方面相对较少。



罗宏金:小说发表后,有多家报刊和自媒体发表了评论文章。我看到南昌日报发表了《革命英雄的成长与重塑》一文,认为小说主人公“钟文南的出场,显得原汁原味,没有人为的美颜和拔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变迁,也成为英雄成长的摇篮。钟文南的思想转变,有一条明显的成长轨迹。最大的转折点,应当是他被捕后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总之,《铁血万安》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富有万安地方特色的风情民俗画、战火弥漫图。



郭志锋:英雄的成长自有其历史逻辑和性格逻辑,绝不可能发生在一夜之间。 敌我斗争的残酷,让以钟文南为代表的广大青年认清了敌人凶残的反动本质,而曾天宇、张世熙、陈正人、萧爱水等共产党员的帮助和教育,则让这些青年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光明大道。“江西三杰”之一的曾天宇、万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世熙都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引导着钟文南。他们身上那种孜孜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大勇敢深深地吸引着、打动着年轻的钟文南。特别是在广大的万安人民第四次攻打县城时取得了暴动胜利,成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农民刘光万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以后,钟文南再一次看到了共产党人为民作主、为民谋福的壮举,更是坚定了“跟党走”的革命信念,站稳了革命立场。



罗宏金: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精神永流传。我们现在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重塑当代青年的革命精神。



郭志锋: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革命意识的觉醒和青年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英雄成长、关于起义过程的记录式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借助英雄诞生的历史演变完成的戏剧创作。通过对人物的重建和情节的重造,呈现出一组革命英雄群像和一段革命传奇故事,展示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希望这部小说能引起青年,特别是万安青年对万安起义这一段历史的探求,引起他们对这些革命先烈的怀念。我的小说只是由头,但愿这是一个起点,将来有更多的人关注万安起义,有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呈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特殊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