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2016-06-29 15:07:11)
标签:

名著阅读课研

分类: 课研阶段性小结

名著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经过一个学期全体课题组老师的教学与实践,现将的本阶段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我们首先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将名著阅读计划纳入整个语文教学计划之中,从各年级语文训练的要求出发,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特别是根据学生阅读心理的特点、教材编排的特点,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二)加强引导,激发兴趣
    初中生兴趣广泛,感情充沛,但自制力不强,分辨能力较差,表现在课外阅读上易受情感的支配,往往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尤其容易迷恋于情节离奇的卡通读物,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读书的兴趣。因此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做法:
1、教师采用系列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介绍文学名著。
    教师运用适合青少年口味,符合初中生心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作品的价值等等。讲解作品时,忌作空泛的解说,可把作品所涉及的当时的历史大事、轶闻趣事等有关材料尽量故事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
 2、学生采用阅读沙龙的形式,向同学交流文学名著。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尽量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文学名著的氛围。
3、利用影视资源、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文学名著。
    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散文、配乐诗歌朗诵。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影视定能够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三)指导方法,培养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和效果,必须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方法的指导既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也可开设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
  我们主要教给学生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浏览。
  即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比如先看一下书的序、跋、目录、图表、照片等,以求对全书有一个初步印象,把握全书的梗概,又可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浏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扫描式”,即一目十行地读,迅速了解全书的内容;二是“跳跃式”,即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引文、图表、推理过程等整页整页地翻过去,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2.精读。
  对于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以求对内容的透彻理解与把握。
3.略读。
  对于有些名著大略地读一下,了解大意即可。略读对增大阅读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读书笔记。
  它可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能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圈点批注、摘抄、摘要、评论等。视年级情况,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从不强求一律,同时引导学生对读书笔记应经常翻阅,以便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辅助阅读。除了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外,还可利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学生文库》等参考书,了解所读书籍的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例如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就可借助《中国现代作家辞典》,了解老舍的生平。
    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要靠积淀、感悟、熏陶。读得多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只有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语文阅读水平才会提高,人的素质也才会得到升华。带着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想法来估价阅读效果是行不通的。因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使阅读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终身学习的手段和人生成长的方式。
(四)组织交流,检查督促
       在名著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产生的作用有时比教师的指导更大。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来进行。如:
1、摘抄展览
   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摘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等并定期展览评比摘抄本一次。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
2、名段朗诵
   组织学生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可仿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有时我还组织名著朗诵竞赛或朗诵会,并鼓励优秀学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通过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朗诵,学生可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以及语言的浓厚感染。
3、讲故事比赛
    文学名著中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如《伊索寓言》、《草船借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可以先在小组里讲,然后推荐代表到全班、全年级、全校讲。这样,就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胆量,他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又能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4、心得交流
    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阅读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文学评论等)。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加强了对名著的理解,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语言也得到了演练。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收获颇多。也有不足。比如现在孩子们感兴趣的是手机等电子产品,对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没有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6年06月29日
后一篇:2016年06月3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