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庭背景对孩子的特殊影响
(2015-11-02 09:49:56)
标签:
家庭背景教师家庭背景成长影响 |
教师家庭背景对孩子的特殊影响
马得清
来源:马得清的个人空间http://taoli.jyb.cn/?1276297
笔者认为,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遗传因素、家庭背景都只是其中之一。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存在差异,生活在不同家庭背景中的孩子的生活状态也存在差异。
家庭背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综合性影响,且体现在多个方面。教师家庭背景也是如此。
就一般影响而言,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生志向、兴趣爱好、见识见解、人际关系、社会资源占有、职业选择等等方面。例如,三个分别来自公务员、商人、教师家庭的孩子甲乙丙同在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实习,但是该企业最终只能在三人中招聘一个。于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对三个人的的竞争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甲同学要求家长动用社会关系给该企业主管打电话,乙同学则听取家长意见搜集企业生产原材料资料,丙同学的家长直接要求孩子实习结束后回家另某出路。结果,实习结束后,甲同学动用家庭背景资源留在了该企业,乙同学则跟着家长成了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丙同学考取了基层公务员。
就特殊影响而言,不同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也具有相对特殊的方面,其相对特殊方面可能才是真正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
下面,笔者以初级中学教师家庭背景为例,简单谈谈教师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的理解。
也许,这种专业方面的差别,就是教师家庭背景和非教师家庭背景在影响孩子方面的最大区别。例如,两个同是某师范大学同一学科同一班级毕业的本科生,一个成了政府行政部门的县级官员,一个是中学高级教师。前者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后者家里接受思想方面的和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道理很简单,因为后者在教育方面比前者更专业,做得会更科学一些。再如,面对孩子所犯的同一种错误,教师家长可能会运用专业知识和理念首先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非教师家长可能会用数落等方式简单化处理。
教师家庭背景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的专业修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具体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某个初级中学教师的孩子写的现场作文被语文老师判为零分,原因是作文要求通过写一件事表现主题,而这个孩子写了两件事。孩子把结果告诉了家长。该教师看了孩子的作文后说,写两件事也可以,关键看怎么写。如果写第一件事的目的是为了引出第二件事,那么就是可以。他说,自己的孩子写的第一段只有三行,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出第二件事,其主题也是由第二件事具体表现出来的,因此,他给自己的孩子写的现场作文给了75分。这种差异往往通过细节表现在教师发挥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
当然,也并不是说,凡是有教师家庭背景的孩子都学习优异。其实,同样是教师家庭中的孩子,由于遗传差异、具体的家庭成员关系差异、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差异以及性格差异,即便是教师家庭的孩子,其发展过程也是充满差异的。也就是说,有的教师的孩子,其学习可能并不好;有些教师的孩子。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教师很可能对自己有问题的孩子束手无策。特别是,有些教师是大学教授,但是却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等等。
在教师家庭背景中成长的孩子,由于受家长生活职业化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学习习惯比较好,其智力发育也得益于家长的专业指导和教育。但是,在教师家庭背景中成长的孩子也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譬如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能不如来自公务员家庭和商人家庭的孩子灵活。
总之,不单单是教师家庭,任何家庭背景中成长着的孩子,只要自身努力,都有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都有可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出成绩。(马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