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理发师视听元素分析(原创 侵权必究)
(2013-03-14 12:40:16)
标签:
音韵艺考辅导教育 |
分类: 知识储备 |
如果说视听元素是指视听语言中的元素的话这其中又包括语言、音乐、音响、剪辑、影像等诸多方面,而要想分析详尽这些元素似乎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以下就选择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段落提出一些自己的愚见。
我一直认为,影像是为主题服务的,一部电影如果有再好的视听技巧,如果不能为导演表达自己的潜在思想服务的话,也仅仅是“哗众取宠”而已。而像《西伯利亚理发师》或是《地下》这种跨时代、有着深远历史背景的电影,在其影像中必然存在着种种隐喻性的镜头。就像一个影评人所说的:“以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为代表的俄罗斯电影总是希望在电影镜头的运用下表达自己的一种对于俄罗斯理想政治的一种冀望。”因此,以下我也会借助对视听语言的分析来表明我对这部影片深刻内涵的敬意。
人们总说一部好的影片总会有一波三折,而这在《西伯利亚理发师》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在《西伯利亚理发师》中,所谓的“一波”即是发生在安德和珍之间的异域恋情,而“三折”我认为分别是安德跟保利决斗、安德向珍诵诗表白及两人发生关系以及导致最后悲剧产生的安德怒笞雷诺这三场。再加上片头片尾以及安德、珍、麦加勤、雷诺几人的出场,这便是我想要主要分析部分。
在影片开篇就流露出米哈尔科夫对俄罗斯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和迷恋。影片中首先出现的是莫扎特的音乐,随后在缓缓的音乐拉开的帷幕中,俄罗斯广袤的森林大地通过大远景及广角镜头在观众眼前缓缓展开。缓摇镜头叠化的手法,使得情感色彩更加浓厚。莫扎特的音乐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在一开始便赋予了影片展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使命。而在影片最后,当我们再看到那片森林时,已不复那广袤壮阔的色彩了。
《西伯里亚理发师》借珍和安德纠缠的爱情线索贯穿整部电影,期间蕴涵了1885年俄罗斯真实的工业变化,以及这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民族在这种快速工业变化面前所表现出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怀念和担心这种文化渐渐流失的一种忐忑不安的情绪。那我们就从两人初次见面时来看看导演是用怎样精心设计的镜头来变现这一深刻主题。许多人也许认为,珍和安德首次相见是在火车上,其实不然。当镜头由1905转到1885年时,通过结满冰霜的火车玻璃(巧妙地是窗帷正好组成了幕布,看来这位导演对歌剧有着狂热的喜爱)第二次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的风貌。当火车停下,我们从车窗(典型的结满冰霜的俄罗斯车窗)的映射中看到一列俄罗斯军人的队伍,当车窗中慢慢显出珍的面容时,掉队的安德及其同伙正好出现在车窗上。而在这时导演事先设置好的卖面包的小伙儿发挥了作用,安德停下来买面包圈,这时车窗上呈现的仿佛是珍注视着安德的面容(其实她没在看他,好精妙的设计),最后一个镜头内运动,火车开动,俄罗斯的国徽显示出来。这一个长镜头是整个影片中我认为最经典的设计。在影片开头,导演就暗示了这份异地恋注定是要劳燕分飞的。珍在电影的初使就被深深的烙上了一个外来入侵者的符号。她被赋予成了美国,甚至西方文明的代名词(即外来文化),而安德烈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表征。他含蓄和腼腆,真挚且勇敢,执着还冲动,他艺术却更容易受到伤害。这镜头下的人物的特征显现不正是米哈尔科夫眼中的俄罗斯吗?而这两对矛盾体却通过一个表像的符号——车窗(其实相当于镜子)连接在一起,不是极具讽刺的吗?
同样在两个转折性场景中,米哈仕科夫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俄罗斯民族:当珍第一次受邀参加舞会时,珍和安德彼此之间隔着对望,让我想起了《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那场经典的舞会。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导演,必然能拍出一场优雅而浪漫的舞会(其实这需要很深的功力),而米哈尔科夫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导演在其中采用升格的处理手法,掺加大量的特写镜头及柔化处理,使两人在旋转中一种奇异的情绪慢慢渲染(最为独特的是还有一些搞笑镜头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我还深刻的记得珍那双生动而美丽的眼睛(这当然需要演员的高潮演技)是极为震撼的。不仅感叹这种特写镜头的表现力,连观众都被影响,更何况是局中的安德呢?导演通过两极(全-特)镜头的互切,很好的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优雅形态,甚至连转场都是缓缓旋转地水晶灯。不得不提的是在这短短数分钟之内,音乐转变三次,衔接的都相当自然,并且与人物的情绪搭配的相当契合,极大的发挥了音乐的作用。而在另一个场面中,修和日的煎饼游园会,米哈尔科夫用绚丽多彩的镜头向我们呈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狂热:赤膊的男人们、暴烈的伏特加、连绵的焰火。跳舞的妇女、耍猴人、伯卓小丑、吉普赛人、喝伏特加的熊、夹黑色和红色鱼子酱的煎饼、谢肉的狂欢,甚至是一杯干伏特加后吃玻璃杯的雷诺上校,一切都那么可爱鲜活,充分展现了俄罗斯人民族中所具有的包容和热情。米哈尔科夫在向我们描述这样一个俄罗斯民族:华丽的服饰、严谨的军队纪律、含蓄的爱情、传统的美德、古典的气质以及有些疯狂的热情。在这一段落中,最为精彩的便是雷诺喝醉后追逐“小拿破仑”的一段,完全可以拿来当场面调度的经典案例来赏析,其中包括的种种幽默元素和隐喻色彩充分显示了导演的奇妙天赋和深厚的驾驭力和表现力。从雷诺找到喷火的人开始,整个场面就进入到一个极为混乱的场景之中。在这有百多人的大场面中,想要极有条理的表现一场追逐戏(尤其是在其中一人是小孩,还要喷火的情况下),并在其中揉纳各种元素(包括喜剧、民俗、政治等)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滑梯一段以及后来点燃烟火的精心设计令人叹服,算是我看过电影中最美的十个镜头之一了。
然而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在电影中的诸多隐喻色彩的镜头。在这个看似是表现爱情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作为史诗电影(也许这种界定不是十分恰当,但是在我看来它是有资格作为史诗电影的)所显示的高明之处。有人说,不涉及政治和经济的小说不算是好小说,即是以讲述平民琐事著称的简·奥斯汀的小说中,也揭示了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阶级性(虽然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包含着深刻社会意义的文艺片总是令人敬畏的(虽然有人会嗤之以鼻)。在米哈尔科夫的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政治隐喻性,甚至带着某些导演自己的主观讽刺。在片头的那场被当成暗杀的闹剧中,我们不难感觉出其中弥漫的冷嘲和无奈。在珍第一次与雷诺正面认识时,刚进门的珍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您的音乐盒坏了”,我想任何一部电影中古典音乐的重要性都没有这部电影来得强烈,而这句精心设计的台词显然是别有用意。而其后的舞会中权贵们因为恶作剧的法国蜡油所展现的种种糗态,滑稽背后的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吧。在游乐园一段,导演把拿破仑设计成一个面扑金粉,浑身恶俗打扮的矮个子小孩(典型的小丑形态),一代传奇人物在这里被一个满嘴喷火的江湖艺人(实在不知道在俄罗斯怎样称呼这种人)以及一个喝醉了酒丑态百出的滑稽军官逼得四处逃窜,不得不说是一种十分讽刺的下场。不要忽略的是,第二天早上,“小拿破仑”去给雷诺送早餐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你不知道吗,拿破仑已经被活捉了。”这不是十分搞笑的事情吗?真正的重点我们要放在沙皇阅兵的一段,导演在这里设计了三个人物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意图:迟到的撞钟人、装作一本正经却又笑状百出的小皇子、家庭怨妇型的皇后。按理说阅兵是个“一本正经”的事,然而在米哈尔科夫的镜头下却很不正经,甚至有点搞笑。我不知道在米哈尔科夫的意向里,迟到的撞钟人是否意味着在沙皇统治下俄罗斯政治的晚钟预见。但是在大远景镜头下,整齐的队伍中一个灰溜溜的猥琐身影的出现,无疑是滑稽可笑的。当然,让一个如此幼稚而滑稽的小孩来代表俄罗斯未来政治的统领,显然有其隐喻的意义;而把高贵的皇后表现成一个邻家向丈夫埋怨的深闺怨妇,更搞得是沙皇却和他的皇后在这样一个场合津津有味的谈论着夫妻之间琐碎的小打小闹,不仅让我们觉得有些想要发笑。我想,每个男性导演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政治诉求,一个有激情的导演也必然会有其“愤青”的一面,而这则多多少少隐喻在电影的镜头之中。
除了政治的隐喻,米哈尔科夫还在电影中展现了他独有的民族情结。说到电影中的民族情结,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影片的名字——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含义。我们都知道,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影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费加罗的婚礼》的第一部就是“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费加罗,就是塞利维亚的理发师,而影片中的费加罗就是安德。在影片的最高潮(也就是安德鞭笞雷诺一段),我们可以发现是完全按照《费加罗的婚礼》的剧情安排的(具体的内容不赘述,读者可自行查阅费加罗婚礼的内容对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结局不同,安德最终没能同费加罗那般得以解放,在西伯利亚做了一名理发师。他,不是费加罗,只是“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另一个“西伯利亚理发师——麦加勤的蒸汽伐木机,我们在它刚刚出现时便见识了它的丑陋面容,可以说它是”一切悲剧的缔造者“,不仅仅是对剧中珍和安德而言,同样对于剧外的俄罗斯传统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平行蒙太奇的表现下珍那张惊恐的脸,与伐木机轰轰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麦加勤这个人物的设计是相当有趣的,我们可以回想下他刚出场时的情景,在火车形成的蒸汽中渐渐出现,我想麦加勤是这样一个敌对势力,代表着蓄谋已久的西方文化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冲击和践踏,这显然是导演所深深忧虑的,所以这个人总总带有疯狂而不正常的写照,有些歇斯底里的神经质。反而同样作为反面人物的雷诺上校要可爱而坦诚的多。对于影片最后西伯利亚理发师在森林中大肆猖獗的镜头,任谁看都会有种揪心的感受,这不仅仅代表着一场爱情的倒下,更隐喻着对一个民族败落的深深忧虑。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真的是极其有趣的一位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欢笑中有悲壮,在悲壮后仍有坚持。有人总结为平衡心理,我倒更愿把它看作是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大师的率真、热情和执着,这不正是典型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吗?其实最后小安德奔跑的那一段,何尝不是当眼心中理想的人性的释放、民族精神的胜利呢?这一切,都将在俄罗斯的下一代之中存有希望,让我们为导演这种伟大的心愿致意最崇高的敬意吧。
以上论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敬请指教
前一篇: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练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