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家长进课堂,由于不少学生对家长们的好奇心理,特别对那么着装时尚的家长,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由于家长在课堂那些不规范的坐姿,甚而还手拿一本书在不时翻阅,完全没有融入到整个氛围中来,甚至有些格格不入,如家长在后面彼此之间还会有一些小的交流,因而对教师授课情绪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隔靴挠痒,难酬初衷。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学校有专业性强的教研系统,而且集休备课环节完备,老教师更驾轻就熟,青年教师也有青蓝结对,大多是先听后上。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对教学内容根本不熟悉,甚至自己就不会,再说又不是行家里手,所以可以说,很难有发言权。因此就成了看热闹,有的连热闹都无意看,干脆自我而为,看看书报。根本谈不上促进课堂教学作用。
再次,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校学生的家长基本都处于人生关键期,承担着家庭的经济重担,忙于工作,如果要挤出时间来学校听课,势必对他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们忙不开时,便安排家中老人来应付,无意中又加重了老人们的负担,甚至更无奈时,还会请社会闲杂人员前来充数。若是如此,何苦执着。我想:即使学校需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一是现在交通工具很方便,二是有定期的家长会,三是通过家长委员会发通知。
最后,有时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有家长听课,学校一般都要求:课堂上大多要安排这些家长的孩子回答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由于这些孩子看自己的家长在后面听课,本来就有些紧张,突然要回答问题,很可能是不尽如意,而一些家长便以偏概全,孩子回家后,对他们横加指责,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同时,一些学生家长的穿着举止,也很可能引起一些好事学生指指点点,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而伤其自尊心。
总之,家长进课堂,弊大于利,望学校三思而慎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