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标签:
少儿北京课文口语交际我们成功了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们组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语文是字词句段篇,语文是听说读写,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引领孩子走进文学,探索文化,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对本单元内容作如下阐述。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学段,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第一学段目标是建立第二和第三学段目标的基础,着眼于识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话的能力。
(一)第一学段目标简要概述如下:
识字与写字: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认识1600个,会写800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的简述故事。
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参加校园等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本单元内容标准
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语言生动,贴近儿童生活。围绕本册内容,第三单元确定的内容标准是:
1、认识55个字,会写54个字,能读记、积累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祖国的伟大。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结合语文学习,动手操作,交流制作过程,提高口语交际能
力。
5、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培养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是:
1、识字、单元导读、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紧紧围绕“爱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来安排,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有布置,中有铺垫,后有落实,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利于全面实现单元目标。
2、精心安排朗读,安排了“我会读”,让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同时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
3、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二)本单元编写体例:
点明专项的单元导读,精美的课例,积累语言的语文园地,课例为精读课文,语文园地包括提高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固定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机动栏目展示台。
(三)本单元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爱祖国”这一专题安排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有介绍首都北京的《北京》;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从内容上讲,本组教材中的识字、四篇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选材精彩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欢庆》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身日的情景;《北京》则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我们成功了》通过北京申奥成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看雪》则通过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展现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读”“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安排了相应的读、写、交流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上讲,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将识字、朗读、积累等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在《欢庆》课后安排了一次我想给课文画一幅插图和配一幅图片的练习。语文园地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安排“我会读”感受爱国情,“口语交际”在班上展示自己当导游介绍风景名胜,“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识字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的每项内容环环相扣,凸显着动手动脑,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主题。
知识的纵向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是一项长远的基础性的工程,所以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安排了《我爱祖国》;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壮丽的祖国山河”;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我爱祖国》的作文;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安排了“爱祖国“专题,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的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启发学生引领学会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材就是这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心田。从而焕发祖国的思想。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研读了课程标准,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根据本学段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方法多样。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出示要识记的生字后先要把平翘舌弄清,指名领读后,观察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编儿歌,猜字谜,比较识字等多重方式记字形,彰显汉字的构字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单元的“泪”字,可以编字谜“从眼睛里流出来的”。理解字义方面扩词,选择个别词语说几句话,这样一个汉字从音形意三方面多点开花,枯燥单纯的识字变成了语言文字的自主训练。写字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示范后让学生临写,然后请同桌或小组合作,发现规律性东西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候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并让学生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阅读教学,方法灵活。
(1)注重朗读,以读代讲。朗读是二年就教学的重点,二年级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不必要过多分析理解,通过全班读,分组读,领读,男女生对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然后再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思,以读促悟,以读促思。
(2)围绕问题,培养能力
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主要任务是培养提示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学习《北京》一文,教师提问: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特点?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只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肯定。
(3)借助插图,感悟课文
二年级的课文,很多是看图学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的词句。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口语交际,注重表达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赞美祖国的短文,诗歌,课堂上展示朗读,然后小组交流,,别人读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读的同学要做解答,最后小组推荐,读的好,说的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评价谁最好。鼓励学生能简单写下来,发布在班级的博客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说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采取教师评,学生评,同学互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持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及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收集资料的能力。提倡采取成长记录的形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3、评价综合性学习。此项评价内容包括参与态度,活动的能力,活动的效果等,可以设计表格分项评价。总之,此项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是个大课堂,身边处处是资源。教学要利用课程资源,使其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
1、抓住教材,教参资源。教材,教参,教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资源,构思精巧的课文,精良的单元导读,“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都是很好的语言素材。但教材还是有局限性,要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利用班级图书,增加阅读量,鼓励相互借阅,资源共享。还要利用制作的课件,多媒体的教学光盘,以及电视和网络中有关课文内容的视频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2、抓住身边、祖国的反发展变化,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资源,为综合性学习收集丰富的素材。
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都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结语:
语文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是绚丽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踏过一片海,用广博的知识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来缕缕清香。
总之,我们应该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明晰教材的意图及作用,准确恰当地运用,以发挥教材的真正意义。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语文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