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罗鸣亮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2014-12-22 10:14:07)
标签:
教育 |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冰臼群景区图片)这2008年到冰臼群游玩的人次大约有120000人次。(生读数)
这是我们上节课认识的整万数。其实08年到冰臼群游玩的游客具体人数不止12万,是多少呢?(板贴数字卡片:124812)指定生读、并说一说是怎么想、怎么读的。(出示数位顺序表)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板书课题:认数2)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是让学生回忆万以内数和整万数的读写法,特别是中间有一个零、连续两个零的数的读写。为旧知到新知做好迁移与铺垫;二是让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课后更广泛地参加活动,收获会更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认、读、写不含0的数。
有人预测再过50年到冰臼群游玩的游客可能达到(师添上两数字卡片变成:48124812)人。
(1)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2)学生之间互相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比较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读法的不同。
小结:读前要分级,读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1)变一变数字
(2)给0搬搬家(用数字卡片变为4800400)建议大家在脑中画好分级线,想一想怎么读,想好了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根据这些数中零的读法(一个0都不读与需要读0两类)分类板书。
(3)让学生上来搬一搬,在搬的时候想一想怎么读。
请2~3位同学演示,逐一完成读数后教师分类板书
(4)按要求搬数字卡:
如果搬的结果是这样读的(出示:四百零八万零四),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小声地读出来并说说这个数是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
追问:在写这个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写数时要分级写,每一级都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
(5)思考:根据这些数里0的读法,我该把4080004这个数写在哪一列?想出来的同学与同桌交流一下,暂时没想好的同学,默读一下,再想一想。
(6)全班交流,并小结: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或者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一般能正确地读出以上的数,在写“含400个万和8400个一”的数时要及时向学生渗透写数要分级的意识,当写到4080004时,学生可能会出现40804这种写法,这时便可让他们用分级线帮助判断自己是否写对,渗透四位一级的数位原则及中间连续几个零时的读法。]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适时的设问“根据这些数里0的读法,我该把4080004这个数写在哪一列?”,一石激起千层浪!朴实而富有挑战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学生的讨论、交流、自我展示中“不显山不漏水”地突破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如此一数多用,用足该数的数学价值,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自由写数。
在数位表上自由写一个数,是由4个5和4个0组成,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数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并读一读。
(1)学生汇报,互相评价。
(2)根据学生的汇报,撷取3个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样由4个5和4个0组成,为什么这3个数却不一样?
(3)小结:同样的数字所处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值不同,读法也不同。
2、按要求写数。
(1)同桌合作:请左边的同学写万级上的数,右边的同学补上个级上的数。
A、杭州湾大桥,它的长度是三万五千七百米。
B、长城,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六百七十万零八百米。
①学生合作写数并交流写法
②互动谈话:咱们的赛岐大桥长400米,杭州湾大桥相当于90个赛岐大桥那么长,长城大约有200个杭州湾大桥那么长。正常的成人徒步每小时约走5000米,按这速度,日夜不停走完杭州湾大桥大约要7小时,而走完长城就大约要1400小时,也就是大约要走50多天。
(2)独立写数:不用数位顺序表,写在练习本上。
A、上海大众:十三万九千六百元
B、一汽红旗:六十万七千元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中央二套《购物街》参与一回估价游戏,估的商品是一辆09豪华版奔驰。
(1)它的价位肯定比前两部车要高得多,请你估一估它的价位可能是几位数?
(2)^^^^^^^^(3)^^^^^^^^^(4)^^^^^^^^^
四、全课总结,延伸未知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是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数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整节课不论是新授还是练习,都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感受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与价值。学生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增加了数学学科外的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在描述、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数的经验的积累,数感逐渐得到发展。
2、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放手让学生自主探寻方法,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巩固、拓展的体验过程,自主而主动地完成、完善知识体系。
3、练习设计力求形式多样,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数字搬家”进一步加强学生写数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估价大战”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读数高手”不仅巩固所学数的读法,更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素材的选择都尽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它的功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