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2022年最后一个月工作已接近尾声。转眼间,充满希望的2023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到来。
2022年12月是萧瑟的一个月,更是最寒冷的一个月。尤其是在“疫情”全民隔离放开之后,部分学员虽已成为抗“阳”路上第一波开路先锋,并接受严重考验。但他(她)们在院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有力帮助下,对参加书院学习并坚持为广大民众输送精神食粮,以及传播正能量的热情却没有丝毫的松懈。特别是在经历进书院、知书院,爱书院心理过程的广大师生对书院的育人理念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并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中,本着对书院的深情厚爱,不间断地为书院建设添砖加瓦。据本月统计乐捐爱心款的有72人次,合计收到3128元。其次在本月小结中还有很多先进事迹值得大家学习和赞扬!例下:
一、 书院的王一美老师坚持每天对健康知识的分享,
还有林建萍,赵敬红等老师各种感想美文,以及丁正指导员、蔡振福,李家宁,游松柏等诗人的诗作欣赏。还有葛吉武,李延庄子的文采拜读,和谢秀华、虞晓,王文章,烧烧,贺德全魏仙娥,等老师带有深沉寓意的幽默作品,让人受益匪浅。还有我们的蓝坤发部长和袁莉、薛玉林等老师的精心制作相册,以及宋春献老师的作品朗诵艺术等无不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其中还有许多老师的佳作,在此无法一一例举。还请大家能给多多谅解为盼!
与此同时,我们在履行本月岗位职责轮值中,和上几任值班院委一样,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助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宗旨,在这期间也出现不少好人好事。其表现特为突出的有:
叶溢老师坚持每天为书院升旗,以及周大平(周大哥)老师经常帮助学员纠正在行文中的错辞病句,并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从中有力提高广大师生的写作水平,实感不愧为书院文字啄木鸟之美称,其才华出众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胜钦佩!正因有了像他(她)们等这样的仁人志士的加入给书院更加增添文化异彩!实乃是我书院不可多得的良师也!
此外,由于书院自创办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爱护以及王小艾院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弘扬正气,鞭挞歪风”和为民伸张正义原则,并深受当地政府与群众的好评。
详见本月(原病患作者)发表的“病去如抽丝”一文的最后(附件)。
其文章得到才子宋春献老师对全文的朗诵并在中华都市头条栏目发表。有力揭露了南平地区二院某科室主治医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在“该文”发出之后,不到二天时间就史无前例地得到近达23万余人关注。其有力度的黄建勋,周大平、伊兆春,罗敏昭,赵立民,李延平、等许多有识之士的精彩评论在事实的严厉谴责中像一把刺刀扎进那些有关医务人员的心脏。尤其是一贯具有正义感的我们跃英队长(借她人话说)就像八路军中的女英雄把那些严重缺失医德的不正之风当作对日本鬼子一样给打的满地找牙,无地自容。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其医德医风关系到你我他的身心健康。并望通过这一渠道有力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白求恩精神重回中华大地。
纵观本月以上综合小结,我们书院还有力配合国家在防疫工作全面放开之后做好各种防疫宣传工作。在这个传播文化大平台中不仅以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建设书香建阳文化圣地中为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做出一定贡献!
与此同时,12月13日我们弘贤书院在党支部委员王文章的组织下,一行10人还到水吉采风,受到了水吉镇涂晓燕副镇长和郑墩村书记及退伍老兵徐祖兴的热情款待,并同我们一道参观了水吉镇,郑墩村半盏堂。
我们所到之处,见到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疫情却没有半点恐惧和不安,在街头巷尾没有人议论疫情这挡事,似乎用他们行动告诉我们,冠毒没有什么可怕,没有必要恐慌。
下午,在涂晓燕副镇长和郑墩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半盏堂,半盏堂座落在一个半山腰,安静祥和,一个个建盏巧夺天工,排的满满当当的,像是一个个整装待发的卫士。一个个展厅布置的建盏文化十分丰富。我们还参观了建盏古窑遗址,建盏师傅还为我们展示了手工拉胚的高超技艺,让我们大开眼界,并领略了建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实感不虚此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成绩,主要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爱护。让书院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将在以王小艾院长为首的李副、谭副以及我们书院的红管家谢泽阳,谢雄华等集体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并将坚持在鞭挞假恶丑,追求真善美中以更饱满的激情和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更优异的成绩反馈給社会和人民大众。
本次工作小结,苦于水平有限。故一定存在总结不到位地方,有待诸位院委,老师们加以补充并提出宝贵意见为盼!
最后并以诗作一首作为结束语:
虎归山林玉兔来,
吉祥如意上高台。
复苏万物迎春到,
恭祝新征泰运开。
本月值班院长,伊兆春 汇报于:2022年12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