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大堰河的悲剧命运

(2013-12-15 00:07:23)

浅析大堰河的悲剧命运

石俊(1205班)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我们往往期望自己所喜爱的人物拥有一个完美结局,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即使是作者也不能扭转乾坤。因此在美好的理想愿望与残酷的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要么屈服于现实,改变自己;要么为理想拼个你死我活,壮烈牺牲。悲剧就是在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以其凄惨的特有的方式去刺痛人们的心,让人们深层次的去反思社会,反思自己,以期唤醒沉睡着的人们,反抗某一制度或某一社会现象。

大堰河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主人公,她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妇女中的一员,她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别人的孩子,用自己的忠诚用自己的劳力服侍别人,用自己的俭朴自己的勤劳持家的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她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感天动地的壮举,亦没有林黛玉那令人敬爱怜爱的情思;但她却在艾青的笔下变得光芒万丈。

大堰河,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因为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从小就做了别人的童养媳,没有自由,从小就开始服侍别人。她每天的生活很艰辛也很忙碌,她要一边抱着或背着自己的乳儿,同时又要做许多家务:洗着衣服、洗菜、切萝卜、掏麦槽、生火做饭、晒大豆小麦等等。她亲手辛辛苦苦的喂养长大的孩子,却只能将见面化为想念,连一声“妈”都不肯赋予她,只能成为她梦里的意境。即使生活如此不公,大堰河却依然是“含着笑”的生活着。大堰河是一个单纯朴素的人,她所希冀的并不多,她只是想通过她的努力,一家人能平安和乐的生活;她只是想通过她的细心教导,她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她只是想看着孩子健康的长大,娶妻生子,有自己的家庭;她只是想听乳儿叫她一声“妈”,想听乳儿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然而,这些简单的愿望直到她长辞人世也没能实现。她和其他劳动妇女一样,都有着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然而,传统美德的华衣下却是剥削的陷阱。正如大堰河死去时的场景一般: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一生的辛劳,在最后留下的就只有凌辱、凄苦、简陋的葬礼和一把纸钱,何其凄凉,何其讽刺。但他们对于自己处于社会底层的命运并未察觉,中国的妇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样的命运。他们对于自己的底层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已麻木不仁,反抗是无从说起的了。

大堰河的悲剧并不会因为她的去世而消停。“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把梦留给了后人: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这是一个多么平凡的梦啊,但凡一个母亲都会有这样的梦吧,然而,对于大堰河,这只是个异想天开的愿望罢了,因为阶级因素,因为他的保姆身份注定她永远得不到“婆婆”这一声称呼。更让她悲伤的还在后头,她的亲人,她在乎的人,最后的结局可能都不是她所期待的结果。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这是悲剧的余音,琴弦已断,余音未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啊。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个慈祥善良的人,上帝怎忍心将如此的悲剧让她扮演呢?这不尽让人在痛苦之后思索痛苦的根源,去争取属于妇女的公正的权益,去善待用心去爱世界的人。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这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接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这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的手法的运用吧。大堰河就是这种几近平常的悲剧者,带却代表着无数人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低沉,而是深沉。悲剧的精神就是这样指引人们看见更深层,根源性的问题所在。而艾青笔下的大堰河的悲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制度,不得不反思传统美德与传统礼教的冲突,不得不反思剥削制度对人们荼毒之深。大堰河的悲剧正是对于“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泣血彼岸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