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舞的发展过程及反思-王维萌

(2011-12-03 14:31: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天地

 

 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按照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现代舞作为西方舞蹈文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本身有着其作为新生事物的先进性,然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中的困惑和缺陷。因此,我国现代舞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需要了解西方现代舞自身的发展轨迹。西方现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舞发展至今,按时间段来划分可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五个时期。

    现代舞的起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人们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规范上,都需要一场革命来迎合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然而,古典芭蕾为王侯贵族所有。题材多以神话故事为主,极少有表现现实生活的社会题材。作为舞蹈表演家,只能按照芭蕾的原有要求去完成精美文雅的舞蹈动作设计。舞蹈家自己的思想主张,以及对社会的看法,根本不可能通过舞蹈去表现。为完成规定的动作,舞蹈家实际上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舞蹈工具。因此,20世纪初,邓肯向传统提出了挑战,她与古典芭蕾彻底决裂,强调主观感情在艺术中的主导作用。她充分运用人体工具,勇敢地表现个人意志。邓肯那具有反叛精神的“自由舞蹈”,点燃了西方现代舞的烽火,成为现代舞的创始人,对20世纪世界舞蹈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继邓肯“自由舞”之后的美国舞蹈界,露丝·圣丹妮丝和泰德·肖恩夫妇被称为美国“早期现代舞”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舞校和舞团创办于洛杉矶,却先后创作了大量异国情调的东方舞,并培养出美国现代舞的主流人物——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和查尔斯·韦德曼。为现代舞在其近百年历程中的稳步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的美学基础。在德国,同样是在邓肯的感召下,不约而同地爆发了现代舞的舞蹈大革命,其先驱是鲁道夫·拉班和玛丽·魏格曼师生。前者发明了《拉班舞谱》,并创立了《人体动律学》;后者完善了“即兴编舞”和“无音乐舞蹈”。不过,他们当时称自己的舞蹈为“新舞蹈”或“表现主义舞蹈”,以便同陈旧的、陷入形式圈套不可自拔的古典芭蕾划清界限。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纽约的贾德逊教堂成为“后现代舞”的大本营。一批有志改革的青年艺术家聚集于此,共同创作,其乐融融。在他们心目中,此刻的“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古典现代舞”已像19世纪末的古典芭蕾那样,不知不觉地远离生活,陷入过分程式化的穷途末路。这个时期,后现代舞走向了许多极端,比如把没有跳过舞的人拉来跳舞,对古典现代舞产生了一些冲击。这段时间持续了20年左右。众多佼佼者中,崔士·布朗独树一帜,http://pic5.nipic.com/20100113/3692021_184948027728_2.jpg其“纯舞蹈”貌似随心所欲,实则采用严格的“数学编舞法”,往往令人眼花缭乱。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后后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史上的第五个时期,其最大特点是新一代的舞蹈家对前人所有的东西不再拿出革命家的姿态了,对革命有些倦意和麻木了,而对所有前人的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更提倡融会贯通的美学理想。

    现代舞发展中的反思

    现代舞打破舞蹈形式旧的束缚,也打破了古典芭蕾的唯美性,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编导者的内心精神世界。现代舞使舞蹈不仅成为供人娱乐或欣赏的艺术,而且是能表达人类思想,具有深刻内容的高尚艺术。正是现代舞的这种“反叛”和“革新”精神,使得现代舞在不断的“反他”和“反己”中向前发展。

    有感于芭蕾僵硬化的程式,邓肯以心灵表现艺术,而心灵的表现在对自然的摹仿中找到了依托。在邓肯的舞蹈中,汹涌的海浪、飘荡的浮云、摇曳的树木、飞禽走兽的动态都是可以摹仿的对象。她在这充满生命情调的对象中,以心灵的自足冲出了古典芭蕾情感干涸的禁宫。在对传统的反叛中,邓肯反叛的是前代艺术中束缚艺术家创作发挥的形式上的规范,而在对现实的依赖上仍可见其对现实世界的留恋。她的《马赛曲》和以俄国农民被沙皇杀害的悲壮场景为题材,创作出的《前进吧,奴隶!》都体现了邓肯将个人心灵同被压迫人们感情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现实主义倾向。

    在现代艺术“反它”的特性保持过程中,处处面临着“自反”的处境。在反传统的基础上,反对对物质世界的具体反映与表现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艺术家强烈的主观情感被推崇,现实的对象被当作是渗透主观情感的表现物。这种为表达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而将现实变形的艺术现象被称为“表现主义”。它在机械文明的轰鸣声中对“理性时代”进行了反思和怀疑,于是凭着直觉的领悟用感情去夸张自然形象,来表达人们处在基本上敌对的、不人道的世界面前所感到的不安和恐怖。在表现主义那里,情感、情绪被放在首位,当感情被追寻到极致时,艺术家们便开始从原始本能力探寻感情的动机了。

    相应地,表现主义舞蹈追求“入神”与“着迷”,听凭舞蹈家的个人意志来表现“自我”。表现主义要让神秘的气氛渗透人物的身心内外,赋予它们一种意义,迫使这种意义通过他们自己都不理解的语言、象征和动作表现出来。玛丽·魏格曼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大师。魏格曼低回沉重的动作、粗糙阴郁的风格、丑怪神秘的舞台视觉效果,都是她在摒弃虚饰的理性和追求情感体验中所找寻到的返归原始倾向的体现。而在玛莎·格莱姆那里,这种表现的“痛感意识”更为强化了。她那棱角分明甚至痉挛式舞态,深刻地反映着人的本质体验和复杂情感,最终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格莱姆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更在于她依靠自身力量向里的蜷曲,身体不稳定地往外伸展的颠簸节奏,表现内心剧烈的抽搐、痉挛所形成的一种极为抽象的舞蹈品格。

    因此,追求主观情感的演进便是滑向神秘http://img7.9158.com/200712/31/14/01/200712315067140.jpg莫测的超脱与抽象。表现主义在物质世界的“第一现实”与心灵世界的“第二现实”关系探索中转向了,将第一现实中的具体对象变形和抽象,以突出第二现实的方面。表现主义强调“第二现实”的主旨决定了其通过对畸形、怪诞的对象的选择与描绘,运用表现对象的主观色彩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例如格莱姆将呼气时的急剧收腹动作所带来的紧张、痉挛色彩这一抽象形式赋予了反映现代人与社会冲突的情感底蕴之现实内容。

    然而,这里的“抽象”仍相对于“现实”主义而言。表现主义在憧憬现代艺术“神秘和原始”的未来风格同时,却受习惯的羁绊并不完全抛却现实。表现主义并没有完全否定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题材的内容有时也很充实,富于现实意义。在强调个人情感自我体验的同时,“表现性”的方式仍流露出了深刻的理性思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例如,格莱姆在舞蹈作品《原始的神秘》《原始赞歌》和《深沉的歌曲》等中,以粗犷、野蛮和富有威胁性的动作,表现人类对不可知事物的崇敬、对生命赋予者的感激,以及对生命的起源和归宿的大地进行赞颂。

    在以抽象的动态概括人类情感底蕴方面,现代舞功不可没。然而,再度自否的结果是纯舞蹈被剥离了明确的现实依据独立了出来。随着人对理性世界的怀疑,向上的指向感逐渐被向下的沉重痛感所取代。主张“毫无意义”的达达主义把这种痛感的迷惘和盲目推向了极致。达达主义对与逻辑、理性无关的偶然因素特别感兴趣,而这种兴趣的内在原因,则是达达主义者在特定时代氛围中,对与意识相冲突的潜意识本能的体验。达达主义往往用玩世不恭的形体动作,而且是在一种荒诞的虚无心理状态中产生的动作,来“揭穿理性主义对人类的骗局”。后现代舞蹈正是在这种追求偶然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与抽象的倾向中崛起。

    至此,舞蹈已经无法从自身的构成中寻找继续“反叛”的契机了。于是外来基因广泛加入了舞蹈的空间。现代舞发展的一个极端是,将目光转向了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服装等尚有创意可举的领域。或者,置换演员与观众,让演员在观众席中运动而让观众置身台上,或者干脆抛弃舞台剧场,在户外操行动作。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类作品真正传承下来的并不多,这也说明了舞蹈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仍应高于生活,应该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传承下来。同时,另外一个极端是,现代舞回头仔细审核被邓肯摒弃的芭蕾,并与芭蕾联手。也不再排斥其他的现代舞流派,以期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现实主义传http://www.fushanedu.cn/music/upload/2009_09/09092214005953.jpg统又起“死”复“生”了,它与现代舞之间的鸿沟开始逐渐消除。这就是现代舞的后后现代主义流派。

    因此,西方现代舞在不断否定和自我否定中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突破,最终实现了螺旋式的前进。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西方现代舞在不断追寻个体心灵世界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回到了现实,即现实——抽象——现实。然而,西方现代舞的这种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看似重新回到了起点,其实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从主题内涵均得到了拓宽。

    这种螺旋式发展的背后也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是决定意识的,任何脱离了现实的个体感情或感受的表达都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舞蹈家们的主观想象、意志,应是体现在对现实的感知上,表现出作者自我与现实的不可脱离性。后现代主义之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回味和共鸣的好作品流传下来,原因也在于此。或许,这就是西方现代舞经历百年发展所带给我们最主要的提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