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的特性教学反思
(2014-12-11 14:39:5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乐音的特性》。本节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之后,对声学的继续深入学习。教学中主要以活动为主线,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验了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三个不同的特性。教学中是养了实验、观察,比较,讨论,练习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对本节教学进行如下的反思:
一、思得
1、本节课,我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有限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做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活
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引入时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物理来源与生活,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验到物理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2、在教学中能适时恰当地渗入物理研究思想方法--------放大法和转换法。在教学设计
时只涉及到放大法,在教学时又临时加上了转换法,这两种物理思想方法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这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3、及时对所学知识加强巩固训练,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失
1、在说课中,说课环节不齐全,没有对所用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未说明。
2、对学生的活动关注不够。在学生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只是说明了操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直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不同,波动直尺的力的大小要相同。至于学生的操作是否适当,并未关注。
3、给学生留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对实验观察的现象为让学生表述出来,未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现象归纳得出结论,而是有老师代劳,此处做的不当。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直尺伸出的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直尺伸出的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笔误,讲解中存在口误,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次的教科书,所以教学设计中的课题与学生用的教材课题不同。
5、板书书写不完整,书写明显没有平时的工整。
6、教学中应变能力交缺陷,语言简练。
针对上述问题,需今后加强学习,强化基本功训练,以便适应“裸课”这种形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