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到新兴,就去一趟国恩寺,因为那里是六祖圆寂的地方。直至新兴,才知道六祖的故居在新兴夏卢村,距离龙山约1公里,因交通原因,没有去夏卢村(六祖故居)和金台寺(县人民医院)等。
到新兴,知道另外一个地方——藏佛坑。藏佛坑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距离国恩寺3.5公里。
拍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题字的人名已经被涂掉。有时候,研究中国历史对于学者来说,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没有资料、没有典籍、没有文字等直接遗留的可寻之物,对于极大多数被毁的材料中而无从下手,一建一毁,建的是历史,毁的也是历史。
在广东,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随处见到“纪念六祖惠能大师圆寂1300周年”字样的横幅。公路上、街道边等,藏佛坑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交通问题,大多因为不是繁华旅游区,通车是万万不可能了。要去,只得在国恩寺门口坐摩的,一来一回30元。
藏佛坑,相传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农历八月初三日,六祖惠能大师于国恩寺召集众门徒传法告别,他端坐三更时,就对众弟子说:“我去了”,说完便只见一道华光升天而起,直往南方而去,白光过后,六祖惠能大师的身体不翼而飞,众门徒大惊,慌忙走出国恩寺,沿白光逝去的方向寻去,直到寺田村时发现在一条坑中,六祖端坐在一方大石上,脸色安详,后来人们就把这坑叫做“藏佛坑”。
当地有座简单、朴素的居士林,估计是当地人一辈子生活在藏佛坑,过了千年,境遇没多大变化,现代化进程未在这小小一村落展现。年轻人出外打工,留下年纪较大的长辈,守着家园,念着六祖,成立居士林,当然这是最现代的版本。
简朴一点也好,自处一地,像极了世外桃源,清净而自然、宁静而纯朴、幽境而深远;更像极了清凉世界:微风吹拂、清心赏悦、凉气袭人,会忘记外面的纷争与喧闹,会忘记身处千里之外,极适合打坐、参禅、念佛,彷佛修行地该如此!
沿着山路,踏步走向山阶,一步一步朝上。相对于高山,阶梯不多,相对平地多一些。山谷的凉风徐徐吹来,吹散身上因天热徒步而带来的汗水淋漓;一股寒气微微袭来,冲散光热正好分离身体与衣服,柔软的山风,微凉而舒适。
佛坑龙泉。下来时,在此捧水洗面,洗除“污垢”。
化身池。相传六祖的大弟子法海因担心六祖的真身圆寂后被人抢夺,故在六祖惠能坐化圆寂后,趁众弟子打瞌睡抱走送到了寺田坑上,原本想藏在一个瀑布下面的石洞中,但由于洞口被沙石堵塞,便把六祖安放在瀑布顶上的大石上。天一亮,很快就被四处找寻六祖的和尚发现。六祖圆寂的消息很快传开,法性寺、南华寺、东山寺都派寺僧前来要求迎请六祖的真身,相争之下,有人提出以点香为准,烟飘何方,旨为六祖灵示真身安放之处,结果在寺田村口,后来被称为香灯岗的地方,于室中央,燃香静观,国恩寺坐西南、法性寺坐东南、宝林寺坐东北、东山寺坐西北,只见香烟飘向东北,于是南华寺请得六祖真身,准得进入寺田坑(后称藏佛坑),将六祖真身迎请至曹溪宝林寺供奉至今。【选自网络】
哪个能手巧匠,石刻“化身潭”于悬崖边。
山谷内,蝴蝶闻风起舞,阳光下,双翼闪动飞跃。
那天是星期五,当地一些学生模样的少年,结伴入山谷,同乐玩溪水;沉寂中的化身潭溅起了水花,静寂中的藏佛坑迎来了欢笑声。
走累了,坐一坐;腿酸了,歇一歇。什么时候心安了,和气了,如此心平才气和,我辈不就是缺少这灵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净身亭阁
转动的风车,依附从上而下的瀑布水流,不停地旋转着。
溪中有一平面石头,名叫术雨石,据说是六祖在生时曾为新州百姓打坐术雨的地方,每次都很灵验,六祖圆寂后,每逢天旱,村民就捧上六祖的神像安放其上,找来寺中和尚念诵经文,结果也一样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