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我和妮儿的成长心路 |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孩子已经从一个幼儿园的萌小白变成了一个妥妥的小学生了。我也变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这一学期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习没有捷径,基本功不允许打折扣。孩子不属于天资出类拔萃的,但是因为这一学期来比较扎实,所以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她自己昨天和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问她紧张吗,她点点头。看得出她小小年纪已经有压力了。我和她说:“付出就有回报,相信自己。”或许她小小年纪还不懂,但是作为家长,我们的内心很笃定。今天恰巧看到一篇文章,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里面的情景和孩子这一学期来的成长十分相似。文章中说的一段话值得每一个家长牢记于心:对于基本功而言,满分就是标准。很多东西都不是说一蹴而就,很多目标不是突然某一天达到的,肯定是个潜移默化的、水到渠成的、漫长的过程。但欲速则不达,树木育人都一样。作为家长的我们,可能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都要坚守这个初心,欲速则不达,不为眼前的分数所摇摆,踏实地帮孩子掌握好基础,就是帮助孩子走向学业的成功。
以下转载这篇文章,以作自勉:
《默写的标准是满分 》
原创 张毅 敏儿故事张毅
上周五下午,湉湉的语文老师在班群发了一则消息,说当天语文课默写了某个课文的一个自然段。老师公布了获得100分的同学的名单,对这些同学提出表扬。
我觉得湉湉新转到广州的这个学校,对夯实学生的各科的基础非常重视。这两个月除了月考以外,英语进行了全年级词汇默写大赛,语文也进行了两次全年级默写大赛,默写生字词、默写课文等;数学进行了全年级口算比赛。
周五这天的自然段默写,不是全年级的,而是湉湉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组织的。
这个默写,老师不是突然袭击,头一天就告诉孩子们要准备一下,第二天要默写。
头天晚上,湉湉完成全部作业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因天她脖子痛,放学以后,我给她挂了一个急诊。正骨科的医生给她做了一个推拿复位,所以耽误的时间比较久。
当天晚上,湉湉只能完成学校的作业,课外学习计划呢,没有时间完成。其实在写完学校作业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要默写的自然段,老师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并不是说一定要你自己在本子上默写一遍。对,老师没有这么要求。所以说呢,如果孩子要偷懒的话,她完全可以不做这个功课。
但是,在准备洗漱之前,湉湉还是认真地朗读了要求默写的那个自然段,而且自己在本子上默写了一遍,默写完以后,她自己还用红笔批改了。批改的感觉呢,有一些错漏的地方,所以她给自己打了90.5分,不但如此,还像老师一样的在旁边写了个A,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哈哈。
周五的下午,老师在班群里提出了对于默写满分的孩子的表扬。因为有准备,湉湉自然是受到表扬的那些满分同学之一。而且我相信,其他的满分同学,也一定都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我看见很多家长,很真诚地感谢老师,同时,表示自己孩子默写的不好,这周末会回家督促孩子重新默写。
其实对这个,我真是有一点感触的。作为一个曾经在公立学校任教了十数年的教师,同时当了数十年的妈妈,自己也亲手培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我对这件事,我真是有很多的感触的。
我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的默写成绩出来以后,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每次的默写都应该是满分,默写都不要求满分,还能要求其他吗?)说,我会督促孩子重新默写的。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是隐藏有问题的。
第一,有的家长对于默写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在有的家长心目中,默写,没有什么含金量,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什么技术性。甚至有的家长或者学生本人会觉得,一个默写,又不是考试,能得满分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如果连默写都不能得满分,还能讲其他的吗?
其实不论语文还是英语,背诵、默写都非常重要。数学也一样啊,有些知识也是需要多读多背,必要的时候还得默写下来。我们是学生,而且是中小学生,我们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无论怎样强调创新思维,但如果连基本的输入都没有,如何创新?背诵默写都是在帮助我们输入,而且输入的是正确的东西。
我们的孩子接受教育,你最终还是希望他能够进殿堂,而不是说,学的任何一个科目只是学点皮毛。所以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态度,而认真严谨的态度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的。对,我们一边在学知识,一边其实也在养习惯。
还有呢,就是说,孩子们背诵课文或者知识点,有的地方他能背的下来。但是呢,他可能动笔就错了。就好像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我的眼睛会了,我的脑子也会了,只是我的手还不会。所以我写错了。”那这个你就要练,要默写,是吧?
第二,我就觉得,其实像这种事后向老师保证要督促孩子重新默写,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所谓的“不打无准备的仗”,是不是?
不论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还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前准备都非常重要。提前准备与事后督促,费的功夫一样,甚至事后,费的功夫更多,但效果却大不相同。
我的学习群里,有年轻的妈妈提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求实操。”
这个培养孩子内驱力的事情,我真不知道如何实操,或者如何一条一款的讲清楚,我觉得应该是潜移默化吧。像我现在所强调的,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力争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都是在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当然了,如果说孩子自己不肯不愿意提前准备,督促之后还不肯不愿意。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呢,甚至可以让他直面这个事情,就是说孩子实在是不愿意提前准备,那他就得面对第二天的考试成绩。
但是我觉得,如果说六年级的孩子,还处于这种状态,对于成绩无所谓,对于第二天要考试无所谓,这个可能前面的学习以及习惯养成已经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到后面初高中要去纠正,可能更难一点。
所以今天这篇小短文,我想说的意思就是:
第一,还是要高度重视背诵、默写这些基本功。
我非常感谢我小女儿现在所在的这个学校,夯实基础做得非常好。因为学校抓得好,同时我们自己长期以来养成好的习惯,而且我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像这种默写大赛也好,平时的每一次考试也好,她都会认真对待。大大小小的测试,虽然不敢说每次满分,但成绩优异是毫无悬念的。至于背诵默写,那是一定追求满分也几乎每次都能达到目标的。
还是那句话,可能在有的家长心目中,这个默写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它是奠定基础的。再说了,默写都不能或不敢追求满分,遑论其他?
第二呢,还是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这个非常重要。可能我们很多东西都不是说一蹴而就,很多目标不是突然某一天达到的,肯定是个潜移默化的、水到渠成的、漫长的过程。但欲速则不达,树木育人都一样。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们的家长,要引起特别的注意。
现在的公众号也好,微信文章也好,关于英语学习,关于语文学习,关于数学学习,等等,理论太多,观念流派纷繁复杂。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家长要把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和成年人的学习方法,跟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分开。
与其看那么多文章来扰乱自己,不如就听你孩子学校的老师的。是的,学校的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的践行者。
学生学习所有的科目,跟成年人,甚至跟启蒙阶段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学生追求考试高分应该是他的天职,需要我们的孩子有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千万不要被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把你自己的心思说乱了,拉偏了,然后还用这些去指导自己的孩子。比方说学英语不用背单词呀,不用学语法呀,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把英语速成呀之类。这些对你的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我在课堂上经常讲一句话,那些说不用背单词的人,他们自己都背了单词。这是第一点。第二,就算他不背单词,不学语法把英语学好了,他可能跟我们的目标和目的不一样。
我们现在是在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我们培养的孩子,我们真的都是希望他最终能够进入专业领域或者说进入殿堂,成为高级别的人才。
我们现在是在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知识也好,习惯也好,都是处于打基础阶段。就比方说我们的孩子们学英语,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通过过一级一级的考试选拔,孩子以后能进入好的大学去深造,能够通过英语去看懂学术论文,能够用英语去从事学术论文的写作,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旅游和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