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杂谈 |
国庆假期之所以叫做“黄金周”,我想大概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这个8天长假确实难得,比春节假期还长,并且不必像春节一样走亲访友徒增劳累,这个假期显得很纯粹, 8天时间对每一个疲于奔命而劳于工的人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黄金”休息时间,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另一种是自己的歪解,“黄金周”自然要从黄金上做文章,出去玩的撒了“黄金”,没出去玩的省了“黄金”,若是再看上两本书,似乎又得了“黄金”,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说还是不出去玩再加上看上两本闲书比较合适,这样才过了个真正的“黄金周“啊!
这个“黄金周“里,看了叶兆言和汪曾祺的两本书:《无用的美好》和《一食一味》。叶兆言之前的确没有太了解过,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和汪老先生一样都是江南才子。两本书里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包括叶兆言关于江南的理解和汪老先生对江南饮食的讲述。作为一个喜欢江南的不算北方的的北方人,这两本书读的饶有兴趣。但不解的是,叶兆言的这本书在豆瓣评分还不到7分,让我很是疑惑。看了评论,也知道了不到7分的原因,但在众多不到7分的评论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叶兆言过于自谦,对读者和学生倒是至诚相待,都是朴实无华的劝诫。对文学的热爱,是一种无用之学的热爱,这种倾注应该是始终确守初心,不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如叶兆言本人所说,读者和作者要有缘分才行。所以有时候,评分也不能代表一本书,但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依据评分去选书的……其实,任何人事之间都是如此,得有缘分才行,然而,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因为相信了“评分”,而错失了缘分。
我想上面这条评论完美解释了 “无用的美好”的真实含义。有一种状态,叫困之乃足成仁,有的人在困的状态中,也能看到“美好”,这就是一种能力。很多年前,吴晓波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说也巧合,说也必然,汪曾祺、叶兆言和吴晓波,都是江浙才子……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在杭州写下《忆江南》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可惜白居易是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江浙原本南蛮之处,一个河南人对杭州如此恋恋不舍,与其说是因贬得福,不如说是一个地方和一个人也需要看缘分。如今,江浙也确实成为了名不副实的富庶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汪曾祺也好,叶兆言也好,吴晓波也好,他们代表了江浙人一种特有的气质。除了异常勤奋之外,自谦、乐观和感受美好的能力,成就了今天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每个人度过的每一天都不一样,但你所度过的每一天一定是和你自己有缘分的。《一食一味》和《无用的美好》这两本书的名字就像自己假期度过的每一天。年龄越大就显得越没有“激情“,开始读书写字,自然也是没什么目标,只为了静心。这种没有目标的事,用曾听到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有的没的”,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没用的事”,书面语曰“无用之事”。在这些“无用之事“的陪伴下,“黄金周”眼看也要过去了。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但能在短暂之中感受到美好之处的“美好“,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就好比在忍不住乱写此无用之篇之余,选一张自己喜欢的西湖照片做个桌面小摆件,即是又做了一件无用之事,也是又做了一件自我感觉美好之事,因为它让短暂的美好有了可以看到的记忆。很多美好的事情,更多意义上就是我们所需的一种情感寄托罢了。
2020农历八月二十,阳历十月六日,国庆长假第6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