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BS(SAP2000):隔震分析步骤和要点
(2019-03-06 14:13:40)
标签:
隔震分析etabssap2000 |
分类: 有限元分析 |
1 隔震方案的适宜性
1.1 校核要点:
高宽比 宜小于4;场地类别宜为I,II,III类;风或其他非地震作用类的水平荷载小于重力的10%;若不符合上述三项要求,隔震方案不一定合适。
2 检查原模型(YJK或PKPM)的合理性
2.1 校核要点:
模型是否包含隔震层;地震作用,抗震构造措施是否按规范进行了调整;隔震层柱脚(即与隔震支座相连的柱脚)应为铰支座 ;结构合理性判断:质量、周期、地震作用、位移、配筋等指标;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向设计反馈
3 模型转换及验证
3.1 模型转换要点:
转换前,YJK或PKPM中构件的偏心要取消,否则会生成多余构件;将0厚度板修改成1mm厚,否则楼板会丢失其余设置可参看博文:《YJK-ETABS接口的设置和模型调整》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2a252a0102whzp.html
3.2 非隔震模型校核、设置要点:
构件丢失:主要关注模型的特殊部位 ,如弧形构件楼板单元设置为膜,剖分 设置为默认底部支座设置为铰接;模态工况变为RIZ法,激励包括UX,UY,UZ,DEAD,LIVE和LINK;运行模态工况,对比质量、周期和质量参数系数;若不满足误差要求,需要检查原因并修改。增加连接单元属性,铅芯支座的等效刚度要据实填写,否则计算的周期有误;删除负方向的风工况和考虑偏心的地震工况;修改反应谱函数到中震水平;增加斜坡函数,增加重力荷载代表值工况,用时程加载的FNA增加地震波函数和时程工况 ;非隔震模型的反应谱和时程剪力 对比
4 中震模型
4.1 建立中震模型
增加一个楼层用了添加连接单元 ;隔震支座下端应为固接,否则分析不收敛;
4.2 支座的布置应考虑:
根据允许压应力 ,确定支座直径,初步全部布置铅芯支座;查看模态工况,根据位移情况初步调整支座类型。计算结构的重心和刚度中心,看偏心能否满足要求 ;验算屈服强度能否满足风荷载、最小地震作用(屈重比) 要求;
4.3 校核要点:
波与波相比,楼层剪力大致呈比例;每条波在两个方向 作用大小不能相差太大;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检查参数设置或数据提取是否存在问题。
5 选波
5.1 校核要点:
隔震与非隔震第一周期对应的谱值 不能相差太大;每条波在两个方向作用大小不能相差太大;
6 大震模型
6.1 操作要点:
修改时程工况的比例系数;荷载组合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修改隔震支座的属性,铅芯支座的等效水平刚度与中震不同 ;提取位移、轴力、剪力、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对应的荷载组合不同;
6.2 校核要点:
支座的位移是否满足位移比要求;内力或应力的水平是否合适;
以上是我一段工作经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建了一个QQ群,群号:1020046881,群名称为:SAP2000问与答,感兴趣的可以加一下。也可以留言或通过QQ408615676联系。
前一篇:怎样开始学习ABAQUS